山东临沂的老王去年自配中猪料,30头猪养到出栏平均比邻居轻15公斤。畜牧站检测发现,他的配方里玉米占比超了8个百分点——这个失误直接让他少赚1.2万元。中猪料的原料怎么配这事,差之毫厘真的能谬以千里。

为什么说玉米占比不能超65%?
河北保定的对比试验给出答案:
现在看懂了吧?玉米超量5%会让猪长膘变慢,就像人光吃米饭不吃菜。豆粕和菜粕的黄金比例是4:1,这个搭配能让每吨料省80元,消化率还提高12%。

30-60kg中猪的省钱方案:
这个配方在江苏盐城30家猪场验证过,料肉比稳定在2.7-2.8。有个诀窍是每周替换3%玉米为米糠,不影响生长还能每吨省45元。
新手最容易栽在这些原料上:

去年河南商丘的案例很典型:某养殖户贪便宜买过期豆粕,30头猪集体腹泻,治疗费花了八千多。记住,原料省下的每分钱,都可能变成兽药费翻倍还回去。
到底哪个更划算? 看这组数据就明白:
| 指标 | 自配料方案 | 商品料方案 |
|---|---|---|
| 吨成本 | 2450元 | 2680元 |
| 日增重 | 810g | 790g |
| 料肉比 | 2.75 | 2.85 |
| 人工耗时 | 3小时/吨 | 0.5小时/吨 |
| 风险系数 | 高 | 低 |
浙江养殖户老张算过账:自配料每吨省230元,但设备折旧+人工折合每吨成本160元。他养200头猪的 是——自配料实际每吨只省70元,但要多花40小时劳力。

广东温氏的最新数据显示:正确配方的自配料用户,年度收益比用商品料的高9.8%。但有个前提——必须每月检测原料营养成分。那些在仓库里备着快检仪的养殖户,料肉比波动范围能控制在0.15以内,这才是真省钱的门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