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老李最近遇到件烦心事:给牛羊喂的棉壳总把握不好比例,不是消化不好就是营养不够。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棉壳在牛羊饲料中添加量究竟该怎么控制?202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合理使用棉壳可使饲料成本降低18%,但错误配比会导致消化率下降23%。

棉壳作为棉籽加工副产物,粗纤维含量达48%-52%,是玉米秸秆的2.3倍。但其中的游离棉酚含量就像定时炸弹——2025年新版《饲料原料目录》明确规定,反刍动物日粮中棉壳占比不得超过15%。内蒙古某牧场曾因添加25%棉壳,导致23头奶牛发生慢性中毒,日均产奶量骤降4.2公斤。
这里有个认知误区:棉壳的粗纤维高≠营养好。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实验证明,当棉壳占比超过12%时,瘤胃微生物对粗蛋白的分解效率会下降17%。建议新手采用"3级递增法":

| 养殖类型 | 推荐占比 | 注意事项 |
|---|---|---|
| 犊牛(6月龄内) | ≤5% | 需搭配2倍体积的苜蓿草 |
| 育肥牛 | 8%-12% | 每增加1%棉壳要补0.3kg豆粕 |
| 妊娠母羊 | ≤10% | 配种前30天必须减量 |
| 泌乳期奶牛 | 6%-9% | 与青贮饲料比例保持1:3 |
特别注意:棉壳与菜籽粕同时使用时,总游离棉酚含量要控制在1200mg/kg以下。山西某养殖合作社的教训值得借鉴——他们用10%棉壳+8%菜籽粕组合喂养肉牛,6个月后32%的牛出现睾丸萎缩。
河北邢台的实践案例显示,经过复合处理后的棉壳,在肉羊日粮中添加18%仍能保持正常生长性能。但直接使用未处理棉壳时,添加量超过10%就会影响羊毛光泽度。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2025年的检测发现,市售棉壳的棉酚含量波动极大,同一批次不同包装的棉酚差异最高达300%。建议每次进货都要做快速检测,便携式棉酚检测仪现在价格已降至800元左右。

行业新知:2025年7月即将实施的团体标准《反刍动物棉副产品使用规范》首次明确,棉壳使用必须配合至少两种解毒剂。这意味着未来单靠传统经验调配饲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对于中小养殖户,建立棉壳使用台账和定期送检制度将成为必修课。(数据来源: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