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养殖场去年在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中添加45%玉米秸秆,导致最后30天日均增重仅180克,比预期少赚23万元。这个案例揭示,育肥后期饲料设计需要精准调控——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据显示,科学配比可使日增重突破350克,但67%的养殖户存在精粗料比例失衡问题。

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中粗饲料占比超过35%将引发三重风险:
对比试验数据:
| 精粗比 | 日增重(g) | 料肉比 | 胴体评级 |
|---|---|---|---|
| 50:50 | 238 | 5.1:1 | B级 |
| 60:40 | 327 | 4.3:1 | A级 |
| 70:30 | 352 | 3.9:1 | A+级 |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反刍动物研究所)

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需构建双重营养引擎:
能量体系:
河北某羊场通过"双膨化"工艺(玉米+豆粕),使饲料转化率提升19%,最后30天平均日增重达到389克。
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冲刺阶段需重点调整:

典型配方实例:
| 原料 | 占比 | 功能定位 |
|---|---|---|
| 压片玉米 | 48% | 快速供能 |
| 膨化豆粕 | 20% | 肌肉合成 |
| 甜菜颗粒 | 15% | 瘤胃健康 |
| 预混料 | 4% | 微量元素平衡 |
| 植物油 | 3% | 能量强化 |
| 其他 | 10% | 粗纤维调控 |
该配方在宁夏某万只羊场验证,出栏活重提高6.8kg,肋部脂肪覆盖率提升至85%。
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中功能性添加剂的临界值:

山西某养殖户错误添加0.15%莫能菌素(标准0.008-0.012%),导致68%羊只出现厌食症状。纠错方案:
跟踪甘肃养殖场三年数据发现,出栏前30天每日增加2小时光照(总光照16小时),配合育肥羊后期育肥饲料优化,可使肌内脂肪沉积速度提升27%。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周测量背膘厚度2次,根据检测结果微调精料比例±5%,这种灵活策略比固定配方多创收8.3元/只。记住,看见羊群开始挑食精料时,就是该调整粗纤维含量的信号灯——此时将苜蓿草比例下调3%,往往能挽回2%的日增重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