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用处理过的秸秆喂母羊,产羔率能提高15%!去年我在江苏盐城考察时,养殖户李大姐把玉米秸秆加工成微化饲料后,不仅省下40%的饲料钱,母羊的产羔数还从平均2.1头涨到2.5头。今天咱们就唠唠,这种看着像烂草堆的微化饲料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简单说就是用微生物给秸秆、牧草做深度改造。拿玉米秸秆举例,普通喂法羊只能吸收30%营养,经过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后,消化率能提到55%。特别是粗纤维转化率,河南农科院实验数据显示能提升23%-28%。
这里有个关键点:发酵不是简单的泡水。去年河北养殖户老张直接把秸秆泡水喂羊,结果整群羊拉稀——他忘了控制水分比例。正解应该是秸秆切段3厘米左右,按每吨加200克专用菌种,湿度控制在60%手捏成团不滴水。

肠道疾病少一半:微化饲料里的益生菌能压制大肠杆菌,山东某羊场实测哺乳期母羊腹泻率从32%降到14%
产奶量多两成:发酵产生的B族维生素让奶水更稠,江苏案例显示日均产奶量从1.2升提到1.5升
饲料成本省40%:自己加工微化饲料每吨成本385元,比买成品饲料便宜600块。这里有个省钱窍门——用豆腐渣替代部分豆粕,既能补充蛋白又不影响发酵

工具准备:切草机(2000元左右的就能用)、塑料布(厚度0.12mm以上)、温度计
原料处理:秸秆要现收现用,发霉的坚决不要。切段长度看羊的年龄:
菌液激活:以EM菌为例,1公斤菌种兑50公斤35℃温水,加2斤红糖激活3小时

分层压实:铺20厘米秸秆撒菌液,像做千层饼一样压紧。诀窍是穿胶鞋边撒边踩,排出空气
密封发酵:盖三层塑料布,压上旧轮胎。夏天7天就能用,冬天要15天。开封时闻到酒香味才算成功
水分失控:湿度超过70%会发臭。有个土办法——抓把饲料搓手,粘手说明太湿,要晾晒2小时

开窖太早:开封时发现长白毛别慌,这是产酯酵母菌,反而能提高适口性。但要是长绿毛,整窖饲料都得扔掉
饲喂过量:妊娠后期母羊每天别超3公斤,否则容易胀气。有个比例口诀:"精料1斤半,微化料3斤,青草管够吃"
混合错误:微化饲料不能和以下东西同喂:

保存不当:取料要像挖冰淇淋,从一边竖着切。开封后3天内用完,否则二次发酵会变质
山东聊城王大哥的羊场,去年开始用微化饲料:
| 项目 | 传统饲料 | 微化饲料 |
|---|---|---|
| 日均成本 | 5.2元 | 3.1元 |
| 产羔间隔 | 8个月 | 6.5个月 |
| 羔羊成活率 | 82% | 94% |
他的独家配方是:玉米秸秆60%+花生秧30%+麦麸10%,另加0.3%食盐。这样配比粗蛋白能达到12%,刚好满足母羊需求。

最近在行业展会上看到的新技术,估计三年内会普及:
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饲料都适合微化。像棉籽饼这种自带毒素的原料,发酵反而会释放更多有害物质。建议新手先从玉米秸秆开始尝试,等技术熟练了再拓展。
看着羊圈里毛色发亮的母羊,突然想起老养殖户说的那句话:"会喂料的养膘,懂发酵的养效"。下次咱们聊聊怎么通过羊粪判断饲料吸收率,记得关注更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