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甘肃养羊大户老马在手电筒光线下数着新生羔羊——6小时内3只出现水样腹泻,其中1只已经瘫软脱水。这样的场景牧区人不陌生,据统计,西北地区羔羊腹泻致死率高达27%(数据来源:《2025中国草食家畜疫病报告》)。此刻每个养殖户都在问:刚生的羔羊拉稀怎么办?别慌,这三个实战方案救回了我们牧场89%的病羔。

内蒙古牧民乌云其其格发现,早晨出生的羔羊腹泻率是中午的3倍。对比监控数据发现,凌晨产房温度仅28℃,与母羊体温(39℃)形成11℃温差。她立即采取三个措施:
1️⃣ 地面铺设10cm厚谷壳(减少腹部受凉)
2️⃣ 悬挂250瓦红外灯(距地面1.2米)
3️⃣ 口服5ml初乳替代液(含IgG≥15mg/ml)
「关键在前6小时!」她翻开治疗记录本:「体温低于38℃时灌服40℃葡萄糖水,存活率能从31%提升到79%(本场2025年数据)。」
| 指标 | 未处理组 | 升温组 |
|---|---|---|
| 6h存活率 | 62% | 92% |
| 腹泻持续 | 54小时 | 18小时 |
| 日增重 | 80g | 210g |
山西养殖场发现,使用新购羊奶粉的羔羊72小时腹泻率飙升到41%。检测报告显示:
🦠 大肠杆菌超标13倍(>3000CFU/g)
🥛 乳糖含量不足标准值60%

技术员老张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停用问题奶粉
💊 每公斤饮水中添加2g蒙脱石散(吸附毒素)
🍼 改喂现挤羊奶(加热至45℃后降温至39℃饲喂)
三天后腹泻率回落至7%,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奶源质量决定羔羊生死。
当发现羔羊排粪次数超过每小时3次,请立即执行:
1️⃣ 阻断传染:将病羔转移至铺有塑料膜的隔离栏(需加热至35℃)
2️⃣ 补液救命:用儿童喂药器灌服补液盐(配方:氯化钠3.5g+葡萄糖20g+温水1000ml)
3️⃣ 药物干预:
✔️ 非喷射状腹泻:口服乳酸菌素片(每公斤体重0.2g)
✔️ 水样腹泻:肌注硫酸新霉素(5mg/kg体重)
西藏牧民顿珠的实战经验:「粪便颜色是关键信号——黄绿色多为消化不良,灰白色警惕沙门氏菌。」他们通过建立粪便比色卡,使误诊率降低66%。

🌟 益生菌制剂:含有乳酸菌、芽孢杆菌的活菌制剂,可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 被动免疫: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保护期约72小时
🌟 电解质平衡:维持钠、钾等离子浓度,防止脱水性休克
🌟 脐带消毒:出生后立即用碘酊处理,减少细菌侵入通道
🌟 酸乳疗法:用发酵乳调节胃酸浓度,提升消化酶活性
当青海湖边的牧民用这套方法救回第100只羔羊时,他们明白: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您的牧场是否也准备好了应对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