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张给羊猛喂豆粕,半年后羊反而瘦了八斤?"
这个真实案例揭开豆粕饲喂的认知误区。去年老张听说豆粕能催肥,把羊饲料中豆粕比例提到35%,结果羊群反刍时间缩短、粪便酸臭,日均增重从280克降到190克。豆粕确实是优质蛋白源,但代谢特点、瘤胃环境、成本效益的三角关系,决定了它并非越多越好。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对豆粕有特殊处理方式:
山西某万只羊场的配方优化经验:
| 生长阶段 | 建议豆粕占比 | 日均增量 | 料肉比 |
|---|---|---|---|
| 育成期 | 18%-22% | 310g | 4.2 |
| 育肥期 | 24%-26% | 380g | 3.8 |
| 妊娠后期 | 15%-18% | 维持量 | - |
| 该场通过调整豆粕用量,配合青贮饲料,使每只羊的育肥成本降低13元。但要注意:豆粕需与2%-3%小苏打配合使用,中和瘤胃酸度。 |
甘肃养殖户摸索出的替代方案:

走访西北牧区总结的经验教训:
个人观点
经手过万头羊的饲喂方案,最痛的领悟是:豆粕是催化剂不是主食。建议30斤以上育肥羊的豆粕用量控制在22%-25%,并搭配3%-5%的膨化大豆提升过瘤胃蛋白。若是放牧为主的羊群,豆粕用量可降至15%-18%,把预算花在矿物质舔砖上更划算。记住,看羊粪就能判断豆粕是否过量——理想状态应是直径8-10mm的颗粒粪,若变成稀软或带气泡,说明该减豆粕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