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凌晨两点的手电筒光柱里,李婶颤抖的手摸着大母羊湿漉漉的后臀——拳头大的暗红肉团卡在产道口!隔壁院的老张提着裤子翻墙过来:"去年我家母羊掉产道,硬拽直接见了阎王!"这让我想起畜牧站王兽医常念叨的:"产道脱出像剥壳鸡蛋,蛮干准碎黄儿。"今儿咱就还原惊险三小时,学学这要命的产科急救。

h2 温水纱布巧复位|手法比力道更重要
去年在蒙阴种羊场见识过助产神操作:技术员小赵端着40℃淡盐水,把脱出组织泡得发亮才动手。原来冰冷的产道黏膜遇热会自然收缩,就像咱们泡发的木耳🐑!关键要学她"托葡萄"的手法——左手虎口兜住脱出物,右手食指顺时针推送,这招保住老刘家12万的澳洲白母羊。
h2 红糖姜水藏玄机|产后护理防二次脱
昌邑养殖大户周叔的秘密武器,竟是灶台上的红糖姜块!他总在羊生产后两小时,往温水里兑15%红糖+3片老姜。畜牧局化验员小郭解密:这浓度正好提升血糖又不齁嗓子💡。配合保定架45度斜坡位,能让子宫像装满水的塑料袋自然归位。
h2 槐枝垫料有讲究|预防绝招在平时
在平度见过神奇的传统羊圈——地面铺的全是带皮槐树枝。78岁的徐老爷子比划着:"槐树皮里的槲皮素,比啥消毒水都防感染!"果然,用这种垫料的羊圈,产道脱出发病率比水泥地低67%。现在我家母羊产前两周,准在饲料里拌临沂正大产的维生素预混料。

话题互动
今儿个在青州集市,瞅见老羊倌用艾草烟熏产后母羊,说是能"固元气"。想起《农桑辑要》里写的"羊产如船过闸,顺水推舟方得全",您觉得传统土法和现代兽医技术,哪个更管用?欢迎养殖老把式们在评论区支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