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民巴特尔家刚断奶的羔羊突然集体拉稀,三天内死亡5只,损失超万元。这种场景在牧区并不少见——农业农村部2025年报告显示,哺乳期羔羊腹泻发病率达29.6%。小羊拉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得从环境、营养、病原三个维度深挖。

山东某羊场对比实验显示:
▶ 初乳摄入量≥300ml的羔羊腹泻率:8%
▶ 初乳摄入量<200ml的腹泻率:47%
关键数据:
河北养殖户老张的教训:初乳替代品冲泡水温过高(超过45℃),导致免疫活性物质失活。正确做法是使用恒温饮水机,保持水温38℃±1℃。

山西某牧场的监测数据揭示:
▷ 精饲料添加速度每日超过50g,腹泻率上升22%
▷ 粗纤维含量低于18%时,瘤胃pH值降至5.3(正常5-6.5)
△过渡期饲料配比方案(20-30日龄)
| 日龄 | 精料比例 | 粗饲料类型 | 益生菌添加量 |
|---|---|---|---|
| 20 | 30% | 苜蓿草粉 | 0.5g/kg |
| 25 | 45% | 燕麦青贮 | 1.0g/kg |
| 30 | 60% | 全株玉米 | 1.5g/kg |
河南养殖户曾因突然更换苜蓿草供应商,导致羊群梭菌性肠炎爆发。建议新饲料过渡期不少于7天,并在饲料中添加0.3%膨润土缓冲剂。

2025年青海省动物疫控中心检测发现:
▶ 球虫感染引发的腹泻占比41%
▶ 隐孢子虫阳性率达23%
▶ 混合感染治疗成本增加3.8倍
防治时间表:
甘肃养殖场的典型案例:未对产羔房进行火焰消毒,导致轮状病毒持续传播。有效做法是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配合紫外线灯每日照射6小时。

看着恢复活力的羔羊群,想起草原老牧民的话:"防腹泻要像防狼,得把篱笆扎在前头。"去年在宁夏见到的养殖户有个好习惯——每天记录羔羊粪便形态,用手机拍摄存档。这种看似麻烦的做法,帮助他在24小时内发现球虫感染,及时用药挽回损失。下次遇到羔羊拉稀,建议先取新鲜粪便做漂浮法检测,这比盲目用药更能直击要害。记住,健康的羔羊粪便应该像黄豆粒,捏起来有弹性却不沾手——这才是最好的"体检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