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饲料里倒添加剂的时候,手抖过吗?去年我堂叔家两百只羊突然集体拉血水,花了三万块检测费才揪出祸首——掺了违禁的β-兴奋剂。这事儿让我整宿睡不着,咱们这些刚入行的,到底该怎么保证牛羊吃的东西安全?今儿咱们就像唠家常似的,把这事儿掰扯明白。
先看组吓人的数据:今年农业农村部抽查发现,24%的牛羊饲料存在添加剂问题,这概率比新手学轮滑摔骨折还高!更坑人的是,有些包装印着"进口配方"的添加剂,实际检测出禁用的盐酸克伦特罗。隔壁镇老王家买的"七天增肥灵",牛吃了全趴窝,后来发现生产许可证早被吊销两年。
新手必须死磕的三道关卡
去年我在饲料市场撞见件怪事:同个厂家的添加剂,大包装标着粗蛋白20%,拆开小包装变成18%!问老板咋回事,他支支吾吾说是"批次差异"。后来才知道,这是黑心商家专门坑新手的套路,建议大家买整件未拆封的。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急眼:检测报告到底该信谁的?教你个绝招——让卖家视频连线实验室。上个月帮人打假,发现某品牌的黄曲霉毒素报告,检测日期居然用PS改了三个月。现在学精了,直接要求看带时间水印的实时监控画面。
用量这事真不能马虎。内蒙古有个牧场去年给牛喂维生素A超标,结果全得了骨软化症。这里有个保命公式:每日添加量=饲料总量×0.25%×品种系数。举个栗子,喂800斤饲料的话,肉牛加2斤,孕畜只能加1斤。具体系数我列了个表,存手机里随时查。
最近总有人问进口货是不是更安全。我扒过八个品牌的检测报告,发现国产大牌的重金属含量反而更低。比如某美国品牌的锌含量超标0.3mg/kg,国产达标款才贵五毛钱一斤。不过要注意,进口货必须有CIQ检验检疫证明。
有件事特别膈应人。上个月发现某"有机认证"添加剂,包装上印的认证机构压根没备案。现在查真伪有个笨办法——上"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平台"输入证书编号,跟查快递似的简单。
最后教你们怎么看成分表。重点盯五类成分:铜、硒、维生素D、抗生素、激素。记住口诀"两微量三不能",超标的给钱都不能要。特别是铜含量,牛羊的耐受量只有猪的八分之一,超一丁点都能要命。
个人觉得,养牛羊就像伺候祖宗,吃进肚子的东西真不能图便宜。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特效添加剂",十个有九个埋着雷。下次去买饲料记得带弹簧秤现场复秤,多问两句生产工艺,保管卖家不敢糊弄新手。记住喽,稳当养殖才是真本事,省下的医药费够你买半年草料!
(附:品种系数表)
肉牛0.5、奶牛0.4、绵羊0.35、山羊0.3、孕畜0.2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