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朋友刚开始搞养殖,是不是经常被各种饲料名称绕晕?明明都是喂动物的食物,为什么有的叫浓缩饲料,有的叫青贮饲料?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里头的门道。搞懂这些分类啊,可比你盲目跟风买饲料强多了——这可是能直接决定养殖成本的关键!
先说个冷知识:同一袋玉米,喂牛就是粗饲料,喂猪就变成能量饲料了。是不是有点懵?别急,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分类说起。根据国际通行的饲料分类标准(4),饲料主要看三大指标——含水量、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比如粗饲料必须满足干物质中粗纤维≥18%(6),像咱们常见的干草、秸秆都算这类。
现在主流的分类法有两种:按营养价值和按加工形态。先说营养价值分类,这可是新手必懂的四大金刚:
不过啊,最近几年流行按加工形态分类。为啥呢?因为形状直接影响饲喂效果。比如说: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具体到不同动物该怎么选呢?举个实际例子,同样是青贮饲料,喂牛可以占日粮60%,喂羊最多40%,喂猪超过20%就要拉肚子了(5)。所以说啊,搞养殖最忌讳的就是"一刀切"。
最近有个养殖户跟我吐槽:"明明买的都是蛋白质饲料,为啥豆粕和鱼粉效果差这么多?"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像豆粕这类植物蛋白,更适合猪和家禽;而鱼粉这种动物蛋白,用在特种养殖上效果更明显(5)。说到底,选饲料得看三个关键点: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当地资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疑惑:现在网上说的功能性饲料靠谱吗?个人觉得啊,新手还是先从基础饲料玩明白。那些添加了益生菌、酶制剂的饲料虽然好,但价格贵不说,保存条件也苛刻(6)。等养殖规模上去了,再考虑这些升级版饲料也不迟。
最后提醒大家:千万别被饲料包装上的"高蛋白""全营养"忽悠了。去年我们村老张买的所谓"全能饲料",结果牛越喂越瘦。后来检测才发现,粗纤维含量根本不够反刍动物需求。记住啊,选饲料得看具体成分表,就跟咱们买食品看配料表一个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