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碰到个着急上火的新手养殖户,逮着我就问:"为啥我家牛吃得多反而掉膘?"这让我想起去年镇上老周家的惨剧——整整三十头育肥牛,喂了半年反倒瘦成皮包骨,最后查出竟是青贮饲料钙含量只有0.2%!今天就给各位掰扯清楚,这饲料里的钙含量到底是怎么把牲畜往死里坑的。
第一个要命的误会:秸秆发黄就是缺钙
我刚开始养羊那会儿也犯过这傻,看见青贮饲料发黄就猛补钙粉。结果羊群集体便秘,兽医一查才发现钙含量超标两倍!现在给你们看个血泪换来的真相表:
饲料状态 | 肉眼判断误区 | 实际钙含量 |
---|---|---|
黄白色秸秆 | 误判为缺钙 | 可能达0.5% |
青绿色饲料 | 误认为钙量充足 | 可能仅0.3% |
灰褐色结块 | 误当作正常发酵现象 | 通常低于0.2% |
去年河西村有家养殖场,就因为看着饲料颜色正,把霉变的青贮喂给怀孕母羊,结果导致二十多只羊流产。现在他们见人就说:"宁可错扔十斤料,不能瞎喂一口食!"
检测达标为啥还出幺蛾子?
这事儿得从张家洼的案例说起。老张拿着0.4%的检测报告信心满满,可牛犊还是接二连三得软骨病。后来发现他取样的都是表层饲料,底层结块的部分钙含量早就流失到0.15%了。这里教大家三个救命检测诀窍:
上个月我帮人处理过这么个事:同样0.45%的钙含量,玉米青贮的实际吸收率只有28%,而燕麦青贮能到42%。这就跟人吃钙片不晒太阳一个道理——吃进去不等于吸收了啊!
补钙补出肾结石咋整?
前年县养殖场的教训够狠——往饲料里狂撒石灰粉,结果五十六头牛同时尿血。这里有个安全补钙公式要刻进脑子里:
安全补钙量 = (缺钙量×饲料总量)÷(吸收率×1.5)
举个实例:检测缺钙0.3%,喂10吨饲料,吸收率30%,那得补(0.3%×10000kg)÷(0.3×1.5)= 66.6kg。记住这个黄金组合:上午喂碳酸钙,下午喂乳酸钙,既能提高吸收率又防结石。
不同牲畜就是难伺候!
给你们列个实用对照表:
牲畜类型 | 每百斤体重需钙量 | 相当于饲料量 |
---|---|---|
育肥牛 | 6-8克 | 20斤玉米青贮 |
泌乳牛 | 25-30克 | 35斤苜蓿青贮 |
妊娠羊 | 1.2-1.5克 | 8斤混合青贮 |
去年有新手用喂牛的钙量喂羊,结果整群羊得了尿结石。这里有个口诀要记死:"牛补钙、羊控钙、猪看阶段配钙",特别是下崽前一个月的母畜,钙需求会突然翻三倍!
小编在养殖场摸爬滚打十年,见过太多在钙含量上栽跟头的案例。说句的话:养牲畜就跟养孩子一个理儿,差一星半点的营养都能要命。那些觉得"差不多就行"的主儿,早晚得在钙含量这事上交学费!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