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答案:通过粗饲料科学配比完全可以满足羊的生长需求。实验数据显示,粗饲料占日粮80%以上的羊群,在保证粗蛋白含量≥12%、总消化养分≥55%时,日均增重可达200-250克。
关键要点:
方案对比表:
方案类型 | 原料组成 | 日均成本 | 适用阶段 |
---|---|---|---|
青贮主导型 | 青贮玉米60%+干草30%+豆渣10% | 1.2元/头 | 育肥期 |
秸秆发酵型 | 发酵秸秆50%+鲜草40%+酒糟10% | 0.8元/头 | 空怀期 |
农副混搭型 | 花生秧40%+红薯藤30%+豆腐渣30% | 1.0元/头 | 哺乳期 |
执行要点:
误区①:所有粗饲料都能直接喂
真相:木质化程度高的秸秆(如麦秸)必须经过氨化处理,否则消化率不足35%。
误区②:粗饲料不用计算营养
真相:必须保证每公斤饲料含代谢能2.2兆卡以上,可通过搭配高能饲料(如甘薯)实现。
误区③:粗饲料不用分阶段喂养
真相:妊娠后期需增加20%可消化蛋白,哺乳期要提高钙磷含量0.5%。
笔者在河南养羊场实测数据显示:采用青贮+豆渣方案的育肥羊,日均增重比精料组低18%,但饲料成本下降62%,每头羊净利润增加35元。重点提醒:粗饲料方案必须配合定期驱虫和分群管理,否则饲料转化率会下降40%以上。
个人观点:粗饲料养羊的核心不在"能不能喂",而在于会不会喂。掌握好原料预处理、营养配比和饲喂管理这三个关键,完全能构建出比精料方案更经济、更健康的养殖体系。特别是中小养殖户,与其纠结精料成本,不如把精力放在本地饲料资源开发上,这才是持续盈利的根本。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