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隔壁村老李养的5000只蛋鸭集体瘫痪,兽医诊断说是维生素B1缺乏症。一算账,光治疗费就花了2.8万,要是当初在饲料里按标准添加维生素,成本连零头都不到。这事儿让我彻底明白,饲料里的维生素根本不是成本,而是实打实的风险保险。
说个行业冷知识:同样喂维生素,肉鸡养殖场和奶牛场的添加策略完全相反。肉鸡要短期爆发式补充,45天出栏周期里维生素添加量是逐渐增加的;而奶牛得长期稳定供给,突然加量反而会导致牛奶脂肪异常。这里头的门道,今天咱就掰开了说。
维生素饲料的三大暴雷区
畜禽维生素需求对照表
动物 | 最关键维生素 | 每日最低需求(每公斤体重) | 缺乏症状 |
---|---|---|---|
肉鸡 | 维生素B2 | 3.6mg | 蜷趾麻痹、生长停滞 |
母猪 | 生物素 | 0.3mg | 蹄裂、产仔数减少 |
草鱼 | 维生素C | 50mg | 脊柱弯曲、出血病 |
肉牛 | 维生素D3 | 300IU | 佝偻病、饲料转化率下降 |
特别注意!水产养殖必须用稳定性维生素,普通维生素遇水10分钟就溶解。去年广西有个对虾养殖场,因为用错维生素类型直接损失70万。
自问自答时间
Q:怎么肉眼判断动物缺维生素?
A:记住这些典型症状:
Q:预混料开封后能保存多久?
实测数据惊掉下巴:
个人观点:见过太多养殖户舍得花大钱买设备,却在每吨饲料省20块维生素钱。说实话,这就像给跑车加劣质汽油——发动机早晚要报废。广东那几个年赚百万的养殖大户,哪个不是把维生素配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话可能不中听,但养殖业的钱,真就是藏在这些细节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