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隔壁村老张家二十多头牛集体趴窝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后背发凉。兽医最后给出的诊断结果惊掉所有人下巴——罪魁祸首竟是每天喂的青贮饲料钙含量只有0.25%!这事儿就跟新手养殖常见误区似的,总觉得饲料管够就行,结果牲畜直接给你来个集体罢工。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这青贮饲料里的钙含量到底藏着多少要命的门道?
第一个要命的误会:饲料颜色绿=钙量足
我刚养牛那会儿也犯过这傻,看见青贮窖里绿油油的饲料就安心。直到去年自家牛犊接连生下来腿软如面条,检测报告甩脸上才清醒——颜色翠绿的变质青贮钙含量才0.18%!给你们看个血泪换来的对比表:
饲料状态 | 外观特征 | 钙含量区间 |
---|---|---|
新鲜青贮 | 黄绿色带清香 | 0.4%-0.6% |
轻度变质 | 墨绿色有白膜 | 0.2%-0.3% |
严重霉变 | 黑绿色带刺鼻味 | <0.1% |
记得镇上老刘去年就因为舍不得扔发绿饲料,结果赔进去八头母牛的接生钱。现在见人就念叨:"宁可糟蹋十斤料,不能喂错一口食!"
检测达标为啥牲畜还瘸腿?
这事儿得从王家沟的案例说起。老王拿着0.45%的检测报告理直气壮,可牛犊还是接二连三软骨病。后来发现青贮窖底层饲料受潮结块,实际钙含量连0.2%都不到。这里教大家三个保命检测诀窍:
去年我帮人处理过这么个事:同样0.5%钙含量的青贮,玉米秸秆的实际吸收率只有32%,而苜蓿青贮能到58%。这就好比吃钙片不配维生素D,吃进去的钙多半都白瞎!
补钙补出尿结石咋整?
前年市郊养殖场的教训够狠——给牛群狂补碳酸钙,结果二十八头牛同时尿血。这里有个安全补钙公式要记牢:
妊娠期补钙量 = (缺钙量×1.2)÷饲料吸收率泌乳期补钙量 = (缺钙量×1.8)÷饲料吸收率
举个实例:检测缺钙0.3%,饲料吸收率35%,那怀孕母牛每天要补(0.3×1.2)÷0.35≈1.03克。记住这个黄金组合:上午喂贝壳粉,下午喂磷酸二氢钙,既防结石又促吸收。
不同牲畜就是矫情!
给你们列个实用需求表:
牲畜类型 | 每日钙需求 | 相当于多少斤合格饲料 |
---|---|---|
肉牛 | 28-35克 | 20斤玉米青贮 |
奶牛 | 100-120克 | 35斤苜蓿青贮 |
母羊 | 6-8克 | 8斤混合青贮 |
去年有新手用喂肉牛的饲料喂奶牛,结果产奶量直接砍半。这里有个口诀:"奶牛补钙像喝水,肉牛补钙如添油,母羊补钙要精修"。特别是怀孕后期的母畜,钙需求会突然暴增三倍,这时候得盯着饲料配比天天调整。
小编觉得吧,养牲畜这事儿就跟照顾月子差不多,差一克钙都能要命。那些觉得"饲料差不多就行"的主儿,早晚要在钙含量上栽大跟头。记住咯,宁可天天拿着检测试纸当饭吃,也别等牲畜躺平了才拍大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