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养殖新手问我,说自家羊羔子咋总不见长膘?看着别人家羊圈里圆滚滚的"白馒头",急得直跺脚。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羊到底怎么养才能蹭蹭长肉?
先问个实在的,你给羊喂的啥?是不是还停留在"青草+玉米粒"的原始阶段?我跟你说啊,现在讲究科学配餐,就跟咱们吃健身餐一个道理!
重点来了:
✅ 精粗比3:7:30%精饲料(豆粕+玉米+麦麸)+70%粗饲料(青贮玉米+苜蓿草)
✅ 加把"秘密武器":每吨饲料加2公斤食盐+半斤小苏打,促进消化吸收
✅ 定时投喂:每天早7点、午12点、晚6点准时开饭,跟上班打卡似的
去年我邻居老张试了这个配方,他家小尾寒羊日增重从200克飙到350克!你瞅瞅,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别以为喂饱草料就完事了!羊喝水可比咱们讲究多了。见过喝凉水拉稀的羊没?那就是水温没整对!
实测数据:
⭕️ 水温保持15-20℃时,羊的采食量提高18%
⭕️ 每只羊每天要喝5-8升水,夏天得翻倍
⭕️ 水里加0.5%的复合维生素,增重速度肉眼可见
你可能会问,这温度到底咋控制?别急,我这就给你支招:夏天往水槽扔几个冻成冰的矿泉水瓶,冬天掺点温水,简单又好使!
说个扎心的事实:脏乱差的羊圈等于在烧钱!去年有个养殖户,羊圈常年不打扫,30%的饲料钱都打了水漂——全浪费在羊的应激反应上了。
环境三要素:
🔵 温度:羔羊期25℃±2,育肥期15-20℃
🔵 湿度:控制在55%-65%(墙上挂个湿度计)
🔵 密度:每只育肥羊至少1.5㎡活动空间
记得我刚开始养羊那会儿,图省事把羊圈得密不透风,结果羊群集体感冒。现在想想真是血泪教训啊!
这话糙理不糙:羊要是三天两头闹毛病,别说长肉了,能保住命都算好的!去年隔壁村老李家的羊得了口蹄疫,直接赔进去小半年收入。
必做三件事:
① 每月用2%火碱水消毒羊圈
② 春秋两季必打疫苗(口蹄疫+羊痘联苗)
③ 定期驱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交替用)
说个真实案例:我表弟去年按这个流程走,羊群发病率直接从35%降到5%,省下的药钱都够买两吨饲料了!
最后说句的话:选错品种,累死也养不肥!就像让博美犬跟藏獒比个头,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推荐清单:
🔥 杜泊羊:日增重400克+,出肉率55%
🔥 湖羊:两年三胎,适合快速周转
🔥 小尾寒羊:母羊年产羔4-6只,走量首选
前年我咬牙引进了10只杜泊种羊,现在后代平均日增重比本地羊高出200克。虽然前期投入大,但算下来反而多赚了三成利润!
说到底啊,养羊催肥这事儿就跟养孩子似的——既要营养均衡,又要环境舒适,还得定期体检。别总想着走捷径用歪门邪道,那些个激素催肥的法子,看着见效快,实则后患无穷。记住喽,稳扎稳打科学喂养,才能把羊养成"金疙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