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新手养羊的兄弟们,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情况?明明羔羊看着活蹦乱跳的,吃奶也带劲,咋就动不动拉稀窜水?去年我接手第一批羔羊的时候,三天两头跑兽医站,光治拉肚子就花了小两千。后来跟老养殖户蹲羊圈唠了半个月,才摸清这里头的门道。今儿咱就说说,这要命的羔羊拉稀到底咋防?
你别说,刚开始养羊那会儿,我也纳闷。同样是吃草,为啥大羊没事,小羊羔吃几口就窜稀?后来才知道,羔羊的消化系统跟咱们想的完全不是一码事:
1. 胃酸弱得跟白开水似的
刚出生7天内的羔羊,胃酸浓度只有成年羊的1/3。这啥概念?就好比你用凉水泡方便面,压根泡不软!所以奶温必须控制在38-40℃,拿手背试得温乎不烫才行。
2. 消化酶少得可怜
头两周的羔羊,分解乳糖的酶只有大羊的60%。去年我邻居给羔羊喂鲜牛奶,结果窜稀窜得脱水,就是没算准这个数。后来改喂山羊奶粉兑水,立马见效。
3. 肠道菌群跟过山车似的
小羊出生头三天,肠道里的好菌坏菌在打仗呢。这时候要是环境不干净,坏菌分分钟占领高地。我亲眼见过同一窝羔羊,养在消毒羊圈的和露天散养的,拉稀概率差了三倍不止。
你可能要问:"现在知道原因了,具体该咋防啊?"别急,我这就把老养殖户的绝活改良版抖搂出来:
① 出生头三小时必须干三件事:
② 吃奶讲究"三定原则":
③ 断奶过渡要搞"七天计划":
这招是我用废三窝羔羊换来的教训:
去年我见着拉稀就慌神,结果踩了这些坑:
× 喂人用止泻药
给羔羊灌过蒙脱石散,结果便秘三天差点送命。后来才知道,兽用药和人用药剂量差十倍!
× 用酒精消毒奶瓶
以为消得彻底,结果破坏肠道菌群。改用沸水煮15分钟,拉稀率直接降一半。
× 急着补营养
有次给拉稀羔羊喂鸡蛋黄,第二天窜得更凶。兽医说腹泻时要停食12小时,只喂温盐水。
要是真碰上窜稀了,先别急着哭,看看羊粪啥颜色:
粪便状态 | 可能病因 | 急救措施 |
---|---|---|
黄绿色糊状 | 消化不良 | 喂温盐水+益生菌 |
灰白色带气泡 | 球虫感染 | 磺胺类药物+补维生素K |
黑红色腥臭味 | 细菌性肠炎 | 注射恩诺沙星 |
水样喷射状 | 病毒性腹泻 | 隔离消毒+干扰素 |
上个月我家羊圈爆发球虫病,就是靠看粪便颜色及时处理,救回来8只羔羊中的6只。
最后说几个容易忽略的细节:
小编觉得啊,养羔羊就跟伺候祖宗似的,得顺着它的生理规律来。那些说"粗放养殖"的专家,八成没亲自养过羊。您要是觉得这法子靠谱,赶紧记下来,保不齐哪天就能少糟蹋几只小羊羔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