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内蒙老巴特的牧场出了怪事——500头牛每天多吃两吨料,膘情反而变差。一查监控才发现,牛把饲草拱到地上踩烂了三分之一。今儿咱们就聊聊,怎么把饲料加工成牛羊抢着吃的"香饽饽"。

场景一:秸秆硬得硌牙,牛羊宁可饿着?
河北张家口的养羊户去年为此亏惨了,羊把玉米秸挑出来当床垫都不吃。物理+生物处理法现在正流行:
场景二:精料拌不匀,有的撑死有的饿?
这事儿新疆奶牛场吃过亏——搅拌机转不够数,豆粕结团卡住TMR车。现在讲究"三级混合":
场景三:青贮饲料上层发霉下层烂?
青贮塔顶层发霉、底层渗水是通病。吉林某肉牛场去年因此浪费了200吨青贮,现在改用"夹心饼干"式填装:

场景四:颗粒饲料贵,粉料浪费多?
买台制粒机得十几万,中小散户咋办?甘肃老周发明的"草粉膨化术"挺实用:
个人观点
跟饲料打交道二十年,发现牛羊才是真正的"美食家"。去年我试过在精料里加0.5%的陈皮粉,没想到适口性直接拉满,牛把食槽都舔得反光。现在琢磨着把火锅底料的思路搬到饲料上——不同季节调不同风味,冬加姜粉暖胃,夏添薄荷降燥。这招你要试成了,记得请我喝奶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