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峰的养殖户老周,最近发现羊群出现异食癖现象。经畜牧站检测,问题出在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衡。这个案例揭示科学配制饲料的重要性——合理的营养配比能让羊群日增重提高30%,错误喂养却可能引发代谢疾病。

基础认知要点
羊群消化系统由瘤胃、网瓣胃和皱胃构成,其中瘤胃微生物能分解粗纤维。成年绵羊每日需要摄入干物质约占体重3%,妊娠母羊需额外增加15%能量供给。优质饲料应包含粗蛋白12-18%、钙0.5-0.8%、总磷0.3-0.5%,精粗饲料配比建议控制在4:6。
实操流程详解
原料选择优先本地资源,青贮玉米含水量控制在65%为佳。粉碎粒度要求:粗饲料3-5厘米,精饲料1-2毫米。混合时先投入干草等粗料,再逐层添加豆粕、玉米等精料。妊娠后期母羊需添加0.5%预混料,育肥羊可提高玉米比例至45%。
设备使用规范
TMR全混合日粮机工作时,应保持转速在20-25转/分钟。搅拌时长冬季不少于15分钟,夏季缩短至10分钟。饲料颗粒机模板孔径选4毫米可兼顾适口性与消化率。电子饲喂系统需每日校准称重传感器,误差超过5%立即检修。

饲喂时间管理
育成羊实施早晚两次定时饲喂,间隔保持12小时均衡。羔羊补饲应设置单独料槽,每天分5-6次投放。青贮饲料取出后需在2小时内喂完,避免二次发酵。夏季高温时段推迟下午饲喂时间,冬季提前1小时投料。
常见问题处置
发现剩料量超过15%应调整配方,霉变饲料立即停用并喂服活性炭。异食癖羊只隔离后补充微量元素,连续注射维生素B12三天。群体性腹泻需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同时添加0.3%小苏打调节胃酸。
效果评估体系
每月测量羊体斜长增加1.5厘米为合格标准,背膘厚度控制在0.8-1.2厘米区间。定期检测粪便中未消化谷物颗粒,超过3%说明粉碎细度不足。血液生化指标中,血清尿素氮值应维持在3.6-7.1mmol/L范围内。

风险防控措施
新配方饲料需经过7天过渡期,按30%递增比例替换。库存原料执行先进先出原则,玉米等能量饲料贮存不超过6个月。混合饲料时严禁添加抗生素,与驱虫药使用间隔至少72小时。妊娠母羊禁用菜籽粕等含硫苷原料。
河北唐山某万只规模场实践显示,运用该饲喂体系后,羔羊成活率从82%提升至95%,料肉比由5:1优化到3.8:1。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养殖户每年可节省饲料成本20%,经济效益提高35%以上。(数据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反刍动物营养学》2025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