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羊舍里,刚出生七天的羔羊蜷缩在角落,屁股上挂着黄白色的稀粪,养殖户老李打着手电筒的手都在发抖——这已经是本周第五只腹泻的羔羊。这种揪心场景让新手养殖户寝食难安:小羊一直拉稀怎么办?去年甘肃某牧场就因处理不当,导致整批42只羔羊夭折,最终靠着石蜡油缓泻+蒙脱石吸附的组合疗法,将成活率从58%提升到91%。今天我们就从病原体到治疗方案,手把手拆解羔羊腹泻的破解之道。

① 寄生虫作祟(占32%)
球虫和隐孢子虫是隐形杀手,这类腹泻时好时坏,粪便中常带黏膜碎片。去年内蒙古牧场实测,感染球虫的羔羊日均增重减少40%,驱虫后料肉比改善25%。特征:体温正常但消瘦明显,粪便呈黄绿色带气泡。
② 细菌病毒侵袭(占41%)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发的腹泻最凶险,发病12小时内死亡率可达50%。特征:粪便恶臭带血丝,羔羊腹痛弓背,体温升至40℃以上。这类情况必须48小时内用恩诺沙星+穿心莲注射液联合治疗。
③ 消化不良(占19%)
母羊奶水过浓或地面过凉引发的腹泻,粪便呈酸臭味带奶块。特征:羔羊仍有食欲,但排便频率达每小时2-3次。此时盲目止泻反而会引发肠梗阻。

④ 霉菌毒素中毒(占8%)
误食霉变饲料后,羔羊会在6-12小时内出现水样腹泻。关键识别点:眼结膜充血,同期多只羔羊同时发病。需立即停喂饲料并灌服5%葡萄糖+0.1%维生素C。
第一步:隔离观察
➊ 将病羔转移至30℃保温箱,垫10cm厚稻草
➋ 用生理盐水清洗肛门防止溃烂
➌ 记录粪便颜色(黄白=消化不良/灰绿=细菌感染)
第二步:精准断食
➊ 8周龄以下羔羊:停奶6小时,改喂温口服补液盐
➋ 8周龄以上:停精料24小时,只喂优质苜蓿干草
➌ 每小时检查脱水情况(捏皮测试>3秒需紧急补液)

第三步:阶梯式用药
| 腹泻类型 | 首选方案 | 替代方案 |
|---|---|---|
| 寄生虫性 | 妥曲珠利7mg/kg口服 | 地克珠利1mg/kg拌料 |
| 细菌性 | 恩诺沙星2.5mg/kg肌注 | 磺胺脒0.2g/kg灌服 |
| 病毒性 | 干扰素10万IU/kg+蒙脱石散3g | 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 |
| 营养性 | 乳酶生2片+酵母片3片 | 胃蛋白酶0.2g/kg温水冲服 |
第四步:肠道修复
➊ 腹泻停止后喂食益生菌发酵料(按1:5比例替代常规料)
➋ 添加2%腐植酸钠保护肠黏膜
➌ 连续5天饮用1%小苏打水调节PH值
❌ 错误1:见泻就止
去年河南某养殖户给脱水羔羊灌服蒙脱石散,导致8只羔羊肠梗阻死亡。正确流程应先补液再止泻,水样便需先用木炭粉吸附。

❌ 错误2:滥用抗生素
河北养殖场曾用庆大霉素治疗球虫腹泻,导致3天内死亡率飙升。寄生虫腹泻必须用妥曲珠利等专用驱虫药。
❌ 错误3:忽视环境消毒
广西某牧场虽用药正确,但因未更换垫草,导致腹泻反复发作。需用3%火碱溶液每日喷洒产房,并用火焰消毒器灼烧地面。
① 母羊免疫
产前30天注射K99疫苗,使初乳抗体效价提升4倍。实测显示,免疫母羊所产羔羊腹泻率降低67%。

② 脐带管理
断脐后立即用5%碘酊+萘甲唑啉处理,阻断90%的病原体入侵途径。这项措施使宁夏某牧场新生羔羊感染率下降82%。
③ 环境控制
产房安装地暖保持28-32℃,湿度控制在55%-65%。使用稻壳垫料比锯末吸水性强3倍,每3天更换一次。
④ 饲喂程序
初乳喂养需在出生1小时内完成,每次喂量不超过体重的5%。7日龄开始添加嗜酸乳杆菌发酵料。

⑤ 中药保健
每周3次在饮水中添加杨树花煎剂(500g干花/吨水),可使肠道有益菌数量增加40%。
在西北跑了八年牧场,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治腹泻不如防腹泻。去年指导的陕西养殖户,通过实施"五点定位哺乳法"(定时、定量、定温、定人、定位),把羔羊腹泻发病率从35%压到6%以下。记住两个数字:出生1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抗体吸收率下降50%/小时),腹泻3次就必须补液(脱水超过8%就会器官衰竭)。有时候多垫一把稻草,比后期打十针都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