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民巴特尔去年吃过亏——给300头育肥牛用错预混料,每头牛少赚了380元。这个案例暴露的核心问题正是育肥牛羊用什么预混料好。中国农业大学实验数据显示,适配的预混料能使料肉比降低0.15,相当于每头牛多赚420元。

看准粗蛋白含量差
山西某万头牛场的对比实验揭示规律:
| 预混料类型 | 粗蛋白含量 | 日增重差异 | 成本差/头·天 |
|---|---|---|---|
| 通用型 | 12% | 基准值 | 0元 |
| 专用型 | 16% | +230g | +0.38元 |
| 定制型 | 18% | +310g | +0.55元 |
| (数据来源:全国肉牛产业技术体系2025年报) | |||
| 关键在于:育肥后期需选择高过瘤胃蛋白型预混料,河北养殖场实测可使饲料转化率提升13%。 |
微量元素配比生死线
甘肃张掖的教训值得警惕:某羊场使用常规预混料导致硒缺乏,三个月内猝死47只羔羊。检测发现其预混料中硒含量仅0.08ppm,而当地土壤硒本底值低至0.03ppm。专家建议:
新疆某集团牧场通过定制预混料,将羔羊成活率从81%提升至94%。

能蛋平衡实战公式
掌握这个计算方法避免踩坑:
(预混料代谢能MJ/kg × 添加量) + (玉米代谢能 × 占比) = 目标值
举例:
某肉牛日粮需12.5MJ/kg代谢能
预混料代谢能8MJ(添加量5%)
玉米代谢能14MJ(占比60%)
计算:8×0.05 +14×0.6=0.4+8.4=8.8MJ → 需补充3.7MJ
内蒙养殖户用此公式调整后,饲料成本每吨下降120元。
青贮饲料的特殊配伍
面对青贮饲料占比超40%的情况,吉林专家给出解决方案:

长春某牛场实施该方案后,青贮型日粮的料肉比从6.3降至5.8。
未来趋势观察
现在行业内出现的新动向值得注意:定制发酵型预混料开始流行。山东某企业开发的菌酶协同预混料,能使粗纤维消化率提升12%。这种产品特别适合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增长25%。
个人建议:中小养殖户与其纠结育肥牛羊用什么预混料好,不如建立三个档案——当地土壤元素检测报告、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表、阶段性增重目标。把这些数据交给正规预混料厂家,定制成本其实只比通用型高8%-12%,但带来的效益提升可达20%-35%。养殖业的未来,注定属于会算细账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