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养殖户老孟发现,10月转场后羊群日均增重下降15%,被毛粗糙度增加。兽医师检测发现,自配饲料脂肪含量仅1.8%,远低于秋季需求标准。此时核心问题浮现——羊配合饲料脂肪多少才能应对青黄不接期?
2025版《肉羊饲养标准》规定:
| 生理阶段 | 脂肪需求(%) | 临界危害值 |
|---|---|---|
| 妊娠后期 | 4.2-5.1 | <3.5 |
| 哺乳期 | 5.5-6.0 | <4.8 |
| 育肥期 | 3.8-4.5 | <3.0 |
秋季昼夜温差15℃时,脂肪需求较夏季需提升0.8-1.2个百分点。

2.5%脂肪的饲料可能引发:
整改方案:
添加手段|成本(元/吨)|效果提升
棉籽油|280|脂肪+1.8%
膨化大豆|410|蛋白&脂肪同步优化
过瘤胃脂肪粉|520|生物效价提升40%
2025年9月改进方案:

效果对比:
| 指标 | 改进前 | 改进后 |
|---|---|---|
| 日均增重 | 208g | 265g |
| 料肉比 | 5.3:1 | 4.7:1 |
| 淘汰率 | 8.7% | 3.1% |
当实验室检出脂肪>6.5%时:
看着数据采集器上跳动的羊群代谢参数,突然醒悟——羊配合饲料脂肪多少的答案须动态调整。当舍饲主导现代养羊业,精确到0.1%的脂肪配置就是经济效益的隐形密码。毕竟在能繁母羊均价突破2400元的当下,科学饲喂才是抵御行业波动的终极护盾。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