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见过羊群围在墙角啃食砖块?这种看似怪异的行为背后,羊吃砖是什么原因在作祟?笔者走访了7个省区23个养殖场后发现,这其实是动物发出的特殊求救信号。

当羊开始啃食砖块、泥土等非食物物质时,本质是机体在自主寻找缺失的营养元素。2025年农业部数据显示,发生异食癖的羊群中,83%存在微量元素失衡问题。
三大核心诱因:
• 钠元素匮乏:每公斤砖块含钠量可达0.12克,接近食盐的1/3
• 钙磷比例失调:红砖含氧化钙约12%,能暂时缓解钙缺乏
• 钴元素不足:直接影响维生素B12合成,引发代谢紊乱
| 营养元素检测对照 | 正常羊群 | 异食羊群 |
|---|---|---|
| 血清钠(mmol/L) | 142-155 | 130-138 |
| 钙磷比 | 1.5:1 | 0.8:1 |
| 钴含量(μg/kg) | 0.15-0.2 | 0.05以下 |
在甘肃某规模化养羊场,砖木结构的圈舍异食发生率是钢结构圈舍的3倍。这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物理环境会强化生物本能。
• 地面硬化过度:水泥地面使羊无法自然摄取土壤中的矿物质
• 光照时间不足:每日少于6小时日照会降低维生素D合成效率
• 饲喂器具不当:塑料食槽可能释放干扰内分泌的物质

笔者建议采用"三三制"环境改良方案:每天3小时以上阳光直射、3平方米/只的活动空间、3厘米厚度的垫料铺设。
内蒙古农牧学院的实验表明,妊娠母羊的异食发生率是空怀母羊的2.7倍。这印证了特殊生理阶段的需求激增理论:
遇到这种情况,笔者通常会采用"渐进式补饲法":在基础日粮中逐步添加2%的海带粉、1%的骨粉、0.3%的硫酸铜,分三个阶段过渡。

当发现首例啃砖行为时,前72小时的处置决定整个羊群的防控效果:
第1天:立即隔离病羊,采集血样检测8项微量元素
第2天:全群补充含硒盐砖,每100只羊设置3个舔砖点
第3天:调整日粮配方,添加0.5%的预混料
河北某养殖户按此方案处理,10天内异食行为减少82%,值得新手借鉴。
在青海牧区调研时,我目睹过老牧民独特的解决方式:他们在羊圈角落堆放红土和食盐的混合物,既满足羊的觅食需求,又避免建筑物受损。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提醒我们:现代养殖不仅要依靠实验室数据,更要学会观察动物的自然表达。下次看到羊群啃砖时,不妨先检查饲料配方——那堆砖头很可能正在替你的营养师"说话"。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