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是否也想知道“下蛋的鸭子吃什么饲料好”,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呢?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话不多说,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雏鸭:其主食一般为米饭,出壳1天后先对其开食,开食时将五成熟的米饭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即可。4-14日龄的鸭子:其主食一般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投喂次数为4次/天。15日龄以上的鸭子:其主食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但投喂时需要增加一点动物性蛋白饲料。
1、雏鸭:雏鸭的主食一般为米饭,出壳1天后先对雏鸭进行开食,开食前可以先给雏鸭饮用一些温水(温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然后再将五成熟的米饭撒在竹席上让其自由啄食即可,投喂次数一般为每天6次。
2、4-14日龄的鸭子:此时鸭子的主食一般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投喂次数一般为每天4次。
3、15日龄以上的鸭子:此时鸭子的主食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但投喂的次数为每天3次,并且投喂时需要增加一点动物性蛋白饲料,比如可以将小鱼、小虾和蚯蚓剁碎,然后将其拌在饲料中一起投喂。
1、鸭苗选择:选择抗逆性较强、抗病能力较强、食性较广、食量较大、羽毛丰满、个头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的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引进鸭苗后的前15天要在室内饲养(鸭苗较小时不可将其放在外面养殖,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待鸭苗的日龄达到15天后便可将其放在外面来养殖。
2、放养密度:放养鸭苗时要注意鸭群的密度,一般每亩地可放养200-300只日龄为15天左右的鸭子(其具体密度可根据养殖区域的大小、鸭子的体型和生长情况而定,以防因放养的密度过大而导致投放的食物无法满足鸭子的需求,从而造成鸭子出现抢食的情况),放养时可选择附近有果园或田地和水源的地方作为放养场地,这样可让鸭子获得一些天然的食物,同时也能减少自身的养殖成本。
3、养殖环境:将放养场地选在具有低矮的灌木(或具有矮小的树木)的地方,然后在鸭子的活动区域内设置一些障碍物,比如围栏,以防鸭子逃跑;放养期间要定时清理杂草并做好杀虫、消菌的工作(室内养殖则要注意通风并及时清理粪便,同时要时常清理鸭子的食槽,饮用水也要经常更换,以保证鸭子能够健康成长),以便为鸭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
4、分类饲养:待鸭子长到一定程度后将蛋鸭和商品鸭分开养殖,饲养蛋鸭要在它还没有下蛋前适量投喂食物,以防鸭子过肥而减少下蛋数量;饲养商品鸭要用笼子将其圈养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下,以减少鸭子的活动量,这样可以让商品鸭长得更快,从而加快其出栏的时间。
5、鸭子出售:商品鸭的日龄达到25天左右之后可考虑进行出售(可售往熟食店、加工厂、批发市场),出售时可适当加大推销力度,以扩大市场。
给鸭子吃饲料、野菜、稻茬田的虫子会多下蛋。放牧饲养季节的选择,养鸭如以产蛋为主,一般应在立秋前一个月开始饲养雏鸭。这样雏鸭20天后就可到青稞稻田放牧。雏鸭发育好的,50天后可放稻茬田,有助于早日开产,大量产蛋。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1、注意减少阳光辐射。炎热似火的阳光长时间照射鸭舍,将对鸭群造成热害,所以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是减少阳光辐射热影响较为有效的方法。高温期间可在鸭舍外层房顶淋水,也可在鸭舍屋内的房顶刷上白灰,并做好鸭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
2、注意优化饲喂时间。尽量在清晨4-5点钟和夜间8-10点钟喂料,白天多让鸭群下水觅食和憩息。
3、注意做好日常消毒。平时要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蚊子等害虫孳生,使鸭群免受虫害侵扰。
4、注意加快鸭舍散热。鸭舍四周要敞开通风,气温过高时应采用通风设备(如换气扇等)来加强通风,保证空气对流,夜间也应加强通风换气。
5、注意营造安静环境。炎热时期要避免惊吓、噪声干扰鸭群,营造安静的环境。
6、注意供给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在料槽中停滞过久会发霉变质,因而购买饲料应注意适时适量的购买,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7、注意加强疫病防治。切实搞好鸭群疫病的预防救治工作,如出现病鸭要及时对症施治,确保饲养管理措施得以顺利进行。
蚯蚓、青菜、小虾、鱼虾、小米、玉米面、小麦、稻谷、白菜、胡萝卜、等。
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
无论是圈养或放牧饲养,产蛋鸭(尤其高产鸭)最勤于觅食,早晨醒得早,出舍后四外觅食,放牧时到处觅食,喂料时最先响应,踊跃抢食,下午收牧或入舍时,虽已吃得很饱了,但还想吃,总是走在 恋恋不舍地离开牧区。
开产以后的鸭子,性情变得温顺起来,进鸭舍后就独个儿伏下,安静地休息,不乱跑乱叫,放牧出去,喜欢单独活动。
4.产蛋鸭代谢旺盛,对饲料要求高
由于连续产蛋,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一个蛋,蛋重按65g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质13.5%计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 还需要大量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
5.产蛋鸭要求环境安静,生活有规律
鸭子产蛋在正常情况下,都在深夜1~2时,此时夜深人静,没有任何吵扰,最适合鸭类繁殖后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时突然停止光照(停电或煤油灯被风吹灭)或有人走近,则要引起骚乱,出现惊群,影响产蛋。除产蛋时间以外的其它时间,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也要尽量保持稳定,不许外人随便进出鸭舍,避免各种鸟兽动物在舍内窜进窜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时放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按一定次序严格执行,如改变喂料餐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影起鸭子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减产或停产。
①光照:对蛋鸭来说光照时间的长短与产蛋关系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滤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内,控制光照时间,目的是防止青年鸭过于早熟;即将进入产蛋期时,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目的是促进卵巢的发育,达到适时开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目的是保持连续高产。
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如灯泡高度离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鸭舍按1.3~1.5瓦特计算,大约18平方米的鸭舍装一盏25w的灯泡。实际使用时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灯泡,因为大灯泡光线分布不匀、费电。日光灯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也不使用。灯泡必须加罩,使光线照到鸭的身上,而不是照着天花板。鸭舍灰尘多,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以免蒙上灰尘,影响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显示出来,故在产蛋期内,不能因为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时数或提高光照强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过1小时,增加后要稳定5~7天。
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17小时,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否则将使产蛋鸭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产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鸭适时开产,使产蛋鸭提高产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会使青年鸭的性成熟提前或推迟,使产蛋鸭减产停产,甚至造成换羽。
②温度: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此时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处在最佳状态。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特别要做好冬季的防风保温工作,提供理想的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得最高的产蛋率。
后备种鸭饲养到临近产蛋时,再经过挑选,符合要求的则转入成年种鸭阶段,进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不符合要求的作菜鸭处理。饲养产蛋鸭的目的是为了产蛋多,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鸭苗健壮。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半牧半舍和舍饲为主两种方式。
产蛋鸭的放牧饲养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农田等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较丰富的天然牧地牧饲种鸭,并加强补料,尽量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以充分发挥它的产蛋潜力。放牧饲养产蛋鸭白天大部分时间将种鸭放在野外让鸭群活动、觅食和交配;以提高受精率。由于一年四季气候条件、天然饲料数量、鸭群的产蛋情况不同,各季的饲养管理也有所不同。
(1)春季。南方各省气候温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产蛋率可达85%以上,每天放牧游走的活动量也大,而春季气候变暖,天然饲料逐渐增多, 可采用放牧加补饲的方法,适当补喂谷物、糠麦夫和动物蛋白质饲料,最好是补饲全价饲料,以提高产蛋量和保证蛋的品质。早上出牧前约喂七成饱,晚上则尽量喂饱。中午如不回舍,可在牧地补料。
(2)夏季。初夏时鸭群的产蛋量仍较高,但体重有减轻趋势,为了延长产蛋时间,必须加强放牧,尽量利用天然饲料和延长放牧时间,每天早出晚归,中午注意防暑,不要让鸭群在高温浅水中浮游,应赶到阴晾处休息,以免影响产蛋,夏季暴风雨较多,要在雷雨之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或到避风蔗风的地方休息。在夏收期间,上下午放在稻(麦)田中觅食余粒;中午赶至水深的江河或池塘浮游;傍晚收牧后,视饥饱程度适当补料,并留在运动场休息,至深夜天气凉爽后赶回舍内。夏季后期很多母鸭出现生理上的换羽停产,要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3)秋季夏季经过人工强制换羽的鸭群已开始恢复产蛋,是全年中的第二个产蛋高峰。秋季又是晚稻收割季节,在秋收时节将鸭群放田觅食遗谷,可减少补料。但深秋以后,水草逐渐减少,动物性饲料缺乏,需适当增加补料,晚上补喂配合饲料或豆饼、鱼粉等,以提高产蛋率和延长产蛋期。
(4)冬季对正在产蛋的鸭群要增料,以使能多产些蛋,即使停止产蛋也要补充一些精料,使产蛋鸭过冬不致于过度瘦弱,为来年春季产蛋打好基础。入冬以后,气候转冷,放牧时间应减少。早上推迟放牧,下午是早收牧,晚上早入舍避寒。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放牧鸭群。冬季鸭子不大活动,要注意勤赶,以增加运动,晚上在鸭舍内也要赶动鸭群,对减少种鸭肥度有利。冬季一般每天喂料3次,早上放牧前喂料1次,并让鸭吃饱。补料以谷物类为主,适当喂些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
一般肉用型品种多采用以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种鸭舍应建在过河流、水塘的地方,或设置人工水池以供洗浴、运动和交配。舍饲时,应根据产蛋率高低来配合日粮。产蛋鸭过肥时,可增加青饲料量。青饲料缺乏时,每50千克配合饲料添加10克复合维生素。
北京鸭一般每天喂3次,盛产期晚上加喂1次,停产期每天喂2次,每天每只鸭约需配合饲料200克。麻鸭一般每天喂2次,每天每只约需配合饲料120-130克。管理上要在冬季和早春做好防寒工作;春季多到舍外活动;夏季可在运动场搭棚遮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鸭舍要通风凉爽,盛夏的晚上可让鸭群在运动场露宿;霉雨季节要适当补充光照,要注意防潮防湿,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每天清洗饲料槽和饮水器;秋季日照渐短,可在早晨或晚上适当补充光照,补充光照与自然光照每昼夜应达到16小时。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气温的突然变化;冬季要注意防寒,做好保温工作。有阳光的天气,可让鸭群在舍外活动,放出前,应先将舍内窗户逐步打开,待舍内外温度接近时,再放出舍外,以免感冒。
舍内饲养时,放水要定时,有规律地进行,以免影响产蛋造成减产。人工水池要经常更换清水,以免水质腐臭,影响鸭的健康。
避免着凉应在背风向阳、高爽干燥的地方建鸭舍,并勤换垫干草或干炉灰,舍温控制在5摄氏度以上。
补充光照每天应保证光照时间15小时左右,以促进蛋卵成熟。每15平方米安装40瓦灯泡1个,灯头高度距鸭体2米,灯与灯距离3米。
适宜密度每平方米面积:地面平养6-8羽,网上平养8-10羽,笼养20羽,以利蛋鸭之间相互取暖。
补喂精料产蛋率在6成左右时,每天补喂3次;在8成以上时喂4次,饲料量也要相应增加,每只蛋鸭每天喂100-200克饲料,但不要更换饲料品种,更不能过多喂食谷粒料,相应增加一些青绿饲料和粗料。
吆喝噪鸭每天至少要进行4次“噪鸭”,就是在棚舍内轻轻吆喝鸭群全部起身,并缓缓驱赶鸭作圆圈运动,每次至少兜5圈,以增加运动量,健壮身躯。
灵活放水晴天宜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下水洗澡,时间10分钟左右;多云、无风日,上午下水一次,下午可不下水。
加喂夜食冬季昼短夜长,夜间气温较低,可添喂一次温热饲料,不仅能增加鸭子的营养,也有利于鸭子御寒,提高产蛋率。
防止应激日常应保持圈舍安静。白天、晚上,特别是凌晨禁止受到狗、猫、鼠、鞭炮等袭击和刺激,以防蛋鸭受到应激而破坏排卵规律,甚至停产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文关于"下蛋的鸭子吃什么饲料好"的内容。我们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