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鸭苗总拉稀,是不是喂多了?这事儿我得跟你唠唠。去年我表弟养了500只鸭苗,头一周就死了小一百只,急得他半夜给我打电话。后来发现啊,问题就出在他那"宁可多喂不能饿着"的老观念上——幼鸭的胃就跟矿泉水瓶盖似的,你哗啦倒一把饲料进去,那不得把鸭子活活撑死?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幼鸭的肠道长度只有成鸭的三分之一!这事儿连干了十年养殖的老张都不知道。去年他按成鸭标准喂雏鸭,结果300只苗子直接报销了四成。关键点在于:
举个活例子,山东老李家去年用肉鸭标准喂蛋鸭苗,每顿多塞了5克料。结果呢?鸭子倒是长得快,可30天死亡率高达35%。后来农技站老师傅一看就摇头:"你这是拔苗助长啊!"
咱不整虚的,直接上河南某万只鸭场的对照实验数据。A组随便喂,B组按这个表走:
日龄 | 总喂量(克) | 喂食次数 | 水温要求 | 成活率对比 |
---|---|---|---|---|
1-7天 | 12-15 | 每小时1次 | 28-30℃ | 91% vs 68% |
8-14天 | 28-32 | 每天6次 | 25-28℃ | 89% vs 72% |
15-30天 | 65-70 | 每天3次 | 常温 | 93% vs 80% |
看见没?严格控量的B组不仅少死两成鸭子,饲料还省了28%。特别是前三天黄金期,每次喂超过2克就是在玩火——我二舅去年不信邪,结果光治糊肛病就花了小两千。
上个月有个粉丝私信我:"哥,我家鸭子吃完就趴着不动,这是不是喂多了?"其实这事儿特简单:
浙江王大姐有个绝活:她每天早晨6点准时抓10只称重。有次发现连续三天增重不到5克,立马把饲料换成小颗粒的,三天后鸭群就缓过来了。这事儿说明啥?养鸭得会算账!
去年夏天连续40℃高温,我们村李叔家的鸭子集体绝食。你猜农技站支了什么招?凌晨四点开饭!还在饲料里拌了西瓜皮碎末。结果采食量愣是恢复到八成。
几个应急方案你记着:
有个四川养殖户更绝,整了个颜色喂食法:蓝色料盘喂小鸭,红色喂中鸭。他说只要看红色料盘吃得快,就知道该查肠炎了。
上个月我去参观省级示范场,六千只鸭子省下的饲料钱够再养一批苗子。场长跟我说了个大实话:"会养鸭的看鸭子调饲料,不会养的盯着秤杆较劲。"现在我喂鸭都备着弹簧秤,每次称料跟做实验似的——你还别说,今年雏鸭成活率真破九成了!那些总抱怨鸭子长得慢的,掀开食槽看看,不是堆成山就是精光,这两种极端都在悄悄烧钱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