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王家养的鸭子总比你的早出栏7天?秘密可能就藏在饲料桶里那勺油上!去年隔壁村老张就因为多加了半勺油,每只鸭子多赚了1块5,这事儿在养殖户群里都传疯了。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新手养鸭如何避开油脂添加的坑,顺便把别人踩过的雷都变成你兜里的钱。
刚入行的兄弟总问我:"这油加多了怕拉稀,加少了不长肉,咋整?"说白了,油脂就是鸭子的"汽油",1克油顶9大卡热量。但这里头有个玄机——不同阶段的鸭子就像不同年龄的小孩,饭量能一样吗?
举个实在的例子:河南李大姐去年养的第一批鸭,育雏期照着老经验加3%油,结果小鸭拉稀拉得满地都是。后来改成1.5%豆油+0.5%鱼油,成活率蹭蹭涨到98%。你看,这0.5%的调整就能要命也能救命。
别听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咱们直接上干货:(敲黑板)这表格可得存好了
生长阶段 | 日龄 | 推荐油量 | 油品种类搭配 |
---|---|---|---|
宝宝鸭期 | 1-14天 | 1%-2% | 纯豆油/玉米油 |
窜个儿期 | 15-28天 | 3%-3.5% | 豆油70%+棕榈油30% |
贴膘期 | 29天-出栏 | 4%-5% | 动物油40%+植物油60% |
注意!这个表有个隐藏知识点:冬天加量0.5%,夏天减量0.5%。去年河北王哥不信邪,7月份还按5%加油,结果饲料结块不说,鸭子还集体闹肚子,直接赔了2万块饲料钱。
这个问题我接过不下20个咨询电话。这么说吧,就跟人吃多了红烧肉会腻歪一个道理。鸭子要是油吃超了,轻则拉稀漏肛,重则脂肪肝暴毙。有个简单判断法子:每天巡棚时盯着鸭粪看,要是水面漂的油花超过硬币大小,赶紧减量0.5%!
去年湖南刘叔的教训就挺典型。他家鸭子28天时突然死亡激增,解剖一看肝脏都成鹅肝酱了。一问才知道,他听信"加油多长得快"的鬼话,硬是在窜个儿期加到4.5%油量。后来调整回3.2%,死亡率立马从8%降到0.5%。
刚起步的兄弟总哭穷:"桶装豆油太贵加不起啊!"别急,教你三招野路子:
江西老周去年开始用2%地沟油(处理过的)+1%鸡油+2%豆油,饲料成本降了15%,鸭子居然还通过了有机认证。不过得提醒一句,用替代油要定期检测鸭肝指标,别省了油钱赔了药钱。
最近天热得邪乎,后台好多人在问:"这油还加不加?"加!但要讲究方法。去年三伏天我亲自在江苏试验过:
养了十几年鸭,我发现个怪现象——新手总在油量上走极端。要么抠抠搜搜只加1%,要么猛灌5%指望速成。要我说,定期看鸭粪比啥理论都靠谱。举个实例:我家鸭场现在生长期固定用3%菜籽油+1%鱼油,鸭毛油光水滑的,每斤收购价都比别人高2毛。对了,最近试了个新配方,用处理过的火锅废油替代30%豆油,半年省下的油钱够买台新饲料机了。总之记住,养鸭是个精细活,那油量加减的0.5%,可能就是你和隔壁老王的利润分水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