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鱼塘撒饲料的时候 你心里会不会突然冒出来几个疑问:这饲料里的油是不是变质了?鱼吃了会不会出问题?为啥有些饲料闻着有股哈喇味?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藏在饲料里的隐形杀手——酸价。
说白了 酸价就是饲料用油"变坏"程度的尺子。就像牛奶过期会发酸一样 油脂放久了也会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每克油脂里需要用多少氢氧化钾来中和这些酸 这个数值就是酸价。
举个例子 刚榨出来的新鲜豆油酸价可能只有1mgKOH/g 放半年可能涨到5mgKOH/g。国家标准规定:
去年有个养殖户贪便宜买了批酸价12mg/g的饲料 结果罗非鱼苗死了一大半。为啥酸价高这么要命?
有个对比实验很说明问题:用酸价6的饲料喂草鱼 饵料系数1.8;换成酸价15的 系数直接飙到2.6 还死了三成鱼。
别被实验室那堆瓶瓶罐罐吓到 其实居家检测有土办法:
要是想精准点 可以花百来块买套快速检测盒。具体操作就是:
Q:酸价低的油就绝对安全?
不一定!有些黑心商会掺矿物油 酸价是低了 但鱼吃了直接肝中毒。这时候要看碘价(测不饱和度)和皂化值(测分子量)。
Q:鱼油比植物油更容易酸败?
确实 鱼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0% 比豆油更容易氧化。所以鱼油饲料必须加抗氧化剂 建议用乙氧喹+VE组合。
Q:酸价超标能补救吗?
少量超标的可以按0.2%比例加沸石粉吸附 但超过8mg/g的建议直接报废。去年有养殖场把酸价15的饲料掺着新鲜料喂 结果全军覆没。
有个案例很典型:两家养殖场用同批饲料 A场直接堆在潮湿墙角 2个月酸价从3涨到18;B场用真空分装+放干燥剂 同期酸价只涨到5。
小编观点:酸价这事就跟汽车油表似的 平时看着不起眼 真等亮红灯就来不及了。新手养殖别光盯着蛋白含量 定期测测酸价能少踩很多坑。记住——好饲料是养出来的 更是管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