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养殖户刘大姐发现,自家万羽蛋鸡在-12℃寒潮中产蛋率暴跌18%,单日破损蛋数量激增到230枚。她抓起冰凉的饲料颗粒,突然意识到关键问题——蛋鸡冬季饲料该加多少油才能既御寒又保产?

基础数据速查
农业农村部《蛋鸡营养需要》(NY/T 33-2025)规定:
刘大姐的饲喂记录显示,她按常规2.5%添加豆油,导致能量严重不足。去年内蒙古某鸡场在-18℃环境下保持4.8%油脂添加量,产蛋率逆势提升3%,这个案例现被制成教学视频在行业流传。
油脂选择黄金三角

| 油脂类型 | 代谢能(MJ/kg) | 零下抗凝性 | 成本(元/吨) | 适用阶段 |
|---|---|---|---|---|
| 豆油 | 37.6 | 差(凝固点-9℃) | 9800 | 常规低温 |
| 棕榈油 | 35.2 | 优(凝固点18℃) | 7600 | 极端低温 |
| 鱼油 | 33.5 | 中(凝固点-3℃) | 12500 | 种鸡阶段 |
实战案例:
辽宁王师傅鸡场(-15℃环境)采用混合策略:
精准控油五步法
1️⃣ 温度补偿:气温每降5℃增0.6%油脂,风速>3m/s再增0.3%
2️⃣ 时段分配:
三大认知误区
① 误用动物油脂:某鸡场添加4%猪油,引发维生素E缺乏症
② 忽视氧化风险:开封油脂存放超15天,代谢能衰减18%
③ 错判均匀度:人工拌料油脂分布差异达±1.2%,需用专用混合机

行业监测数据:2025年冬季正确控油的鸡场,每万羽节省取暖费2800元,破蛋率降低1.8个百分点。刘大姐的配料间现在配备着恒温储油罐,液晶屏上的3.8%添加量,见证着从经验养殖到数据管控的跨越——或许这就是现代养殖的底层逻辑:在每滴油脂里,都藏着抵御严寒的能量密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