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养猪户老王去年因在饲料中违规添加地沟油,导致200头育肥猪集体腹泻,损失超15万元。这个案例揭开行业争议焦点——油脂到底属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答案藏在农业部2025年最新修订的《饲料原料目录》里:普通食用油脂属于能量原料,但功能性油脂制品可能被划入添加剂范畴。

翻开某品牌猪饲料配方表,大豆油赫然列在原料栏而非添加剂栏。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浙江某饲料厂的检测报告显示(2025年):
| 油脂类型 | 代谢能(MJ/kg) | 添加比例 | 法规归类 |
|---|---|---|---|
| 豆油 | 39.2 | ≤5% | 原料 |
| 鱼油 | 36.8 | ≤3% | 原料 |
| 丁酸甘油酯 | 28.5 | ≥0.2% | 添加剂 |
这个对比说明,是否改变油脂的固有属性决定其分类。就像同样是水,普通饮用水是原料,添加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就是添加剂。

广西某鸡场2025年的案例敲响警钟:
正确做法应遵循:
改用正规渠道采购的猪院长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包被油脂后,同样条件下产蛋率回升至正常水平,证明合规使用决定效果。

当油脂具备特定功能时,身份就会转变:
山东某集团2025年申报的"抗菌脂质体"产品,因在豆油中添加0.5%植物抗菌肽(萜类化合物),被明确归类为饲料添加剂。这印证了功能决定身份的监管逻辑。
饲料原料:提供基础营养的物质,如玉米、豆粕、普通油脂
饲料添加剂:用于改善饲料特性、动物健康的物质,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类

就像炒菜用的食用油是食材(原料),而添加的味精就是调味料(添加剂)。分清这个界限,既能规避法律风险,又能科学提升养殖效益。下次购买油脂产品时,记得查看包装上的"饲添字号"或"饲准字号",这比价格更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