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你们是不是每年秋收后看着满地玉米杆就发愁?烧了污染环境,堆着又占地方。今儿咱就来唠唠这个事儿——玉米杆打碎后到底怎么发酵?说实话,我第一次搞这个也整得乌烟瘴气,后来跟村里老把式偷师才摸出门道。准备好小板凳,咱这就开整!
这个问题问得好!去年我邻居老王直接把碎玉米杆埋菜地,结果菜苗全黄了。后来农技站的人说,没发酵的秸秆会在土里跟庄稼抢氮肥,还容易招虫害。说白了,发酵就是给玉米杆"煮熟"的过程,把粗纤维转化成植物能吃的"营养粥"。
重点来了:发酵后的玉米杆能当饲料喂牛羊,还能做有机肥,一吨能省300块饲料钱呢!上个月咱村张大哥就拿发酵料喂了20头羊,光饲料钱就省了小五千。
先别急着动手,咱得把工具码整齐了:
特别提醒:菌种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去年二婶图便宜买了散装菌粉,发酵俩月愣是没动静,白瞎了半车玉米杆。
重要口诀:一层杆,一层菌,水要洒得匀!
头三天得天天测温,把手伸进料堆感觉微烫就对了(大概40℃左右)。要是摸着冰凉,赶紧加菌种补点水。我头回发酵时太勤快,天天翻堆,结果温度死活上不去——后来才知道这跟发面一样,不能老掀锅盖!
第五天开始闻味道:
上个月帮李嫂家看发酵堆,一掀开塑料布酸得睁不开眼,这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要我说啊,发酵成功的关键就仨字:"别折腾"!有人整天翻堆测温,反而坏事。我现在的标准操作是:堆好料,盖严实,过七天直接验收。去年用这法子发酵了3吨玉米杆,喂羊的饲料省了老大一笔。
对了,最近发现个新招——往料堆里掺点豆粕,发酵速度能快一倍!这可是跟县里养殖大户喝酒套出来的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说到底,玉米杆发酵这事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到了自然成。记住啦老铁们,把握好湿度、温度、密封度这三要素,保准你家的玉米杆子能变成金疙瘩。下次见着满地玉米杆可别再发愁啦,这都是白花花的资源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