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后院的玉米秸是不是堆成了山?去年秋收后,俺们村老张家5亩地的玉米秸差点烂在地里,最后愣是靠这三招变成了金疙瘩!今儿咱就手把手教您,咋让这些"柴火棍"变身营养饲料。
场景一:阴雨天秸秆发霉咋整?
去年连下七天雨,老王家的玉米秸全长了绿毛。急得他直跺脚时,村东头李大爷支了个妙招:
您猜咋着?七天后再揭开,霉味全无还带着酒香!检测报告显示粗蛋白含量从4.5%飙到11.2%,比新鲜麦麸还带劲!
场景二:发酵料牲畜不爱吃?
隔壁村养殖场就栽在这上头,发酵好的饲料牛羊闻闻就走。后来用了这个配方:
实测数据:
指标 | 传统发酵 | 改良配方 |
---|---|---|
采食量 | 68% | 92% |
消化率 | 55% | 83% |
保存期限 | 3个月 | 8个月 |
场景三:开窖后饲料变质?
记住这个口诀:"三看一闻"辨好坏:
• 看优质料呈黄褐色,发黑立马淘汰
• 看质地:纤维分明不黏手,能扯出细丝
• 看温度:手插进去温乎不烫
• 闻气味:酸香味扑鼻,刺鼻酸味是败笔
去年冬天地窖温度跌破零下,老刘家的发酵料愣是存到来年开春。秘诀就是窖顶盖30厘米厚稻草,比啥保温棉都管用!
要俺说啊,这玉米秸发酵就跟蒸馒头一个理面发好了蒸出来喧腾,料配对了发酵出来喷香。哪天您见着牛羊抢食发酵料,连渣都不剩,那才算真把秸秆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