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玉米地里,看着被咬成千疮百孔的叶子,急得直拍大腿:"昨天还好好的,咋一晚上就成筛子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慌——玉米螟、粘虫、红蜘蛛这些坏家伙专挑嫩叶下嘴。今儿咱们就唠唠,新手小白怎么见招拆招,保住咱的苞米地!
1. 玉米螟(钻心虫):
这家伙最爱钻玉米心叶,把嫩叶啃出排排小孔,后期直接钻进茎秆搞破坏。被它祸害的玉米秆,大风一吹就折。
2. 粘虫(行军虫):
幼虫期像饿死鬼投胎,三天能啃光整片玉米叶。最要命的是它们会"组团迁徙",所过之处寸叶不留。
3. 红蜘蛛:
别看个头小,成片趴在叶子背面吸血。被害叶片先是起黄斑,严重时整株枯黄像被火烧过。
4. 蚜虫(腻虫):
专门聚集在玉米天花和雌穗上,分泌的蜜露还会招来煤污病,让玉米棒子黑不溜秋卖不上价。
第一斧:生物防控
• 赤眼蜂敢死队:每亩放1.5-2万头,专找害虫卵下杀手(灭卵率85%以上)
• 白僵菌特种兵:用孢子粉拌细沙撒心叶,让幼虫浑身长白毛死翘翘
• 苦楝油防护罩:1:50兑水喷叶面,虫子闻着味儿就绕道走
第二斧:化学绝杀
• 心叶期黄金组合:氯虫苯甲酰胺+苯甲·嘧菌酯,既杀虫又防病
• 粘虫克星套餐:甲维盐+虫螨腈,48小时灭虫率超95%
• 红蜘蛛终结者:40%乐果乳油+20%三氯杀螨醇,1:1兑1500倍水
第三斧:物理防御
• 糖醋陷阱:红糖4份+醋3份+白酒1份+水2份,吊在田边诱杀成虫
• 灯光围剿:每150米装450瓦高压汞灯,专杀夜间活动的蛾子
• 人工巡逻:每天早晚翻查心叶,发现虫粪立即人工捉虫
要做的:
不要犯的:
✘ 同一块地连种三年玉米(虫卵积累翻倍)
✘ 把病秸秆堆在地头(等于给害虫盖别墅)
✘ 图便宜买水货农药(假药能害死整片地)
Q:咋判断虫子祸害到啥程度了?
A:记住这个口诀——"心叶十孔要用药,三成叶片需急防"。当100株玉米有5头小幼虫时,就该下狠手了。
Q:生物防治和农药哪个更好?
A:这得看虫口密度!虫子少时用赤眼蜂省钱又环保,虫灾爆发就得化学农药快准狠。去年王庄的教训告诉我们,虫量超标的田块光靠生物防治要减产三成。
Q:喷药总杀不干净咋回事?
A:八成是没抓住时机!像玉米螟要在心叶末期下药,这时候幼虫刚孵化还没钻进茎秆。要是等看到排孔再打药,虫子早钻进去躲着了。
Q:听说转基因玉米能防虫?
A:这话对一半!农业农村部批准的转基因品种确实能抗玉米螟、粘虫,但对红蜘蛛、蚜虫这些刺吸式害虫还是没辙。
Q:农药混用会出问题吗?
A:可不是闹着玩的!有机磷类农药不能和烟嘧磺隆除草剂混用,否则玉米会中毒发黄。记住个诀窍:不同颜色的药瓶不要混,同颜色药瓶先看说明书。
小编掏心窝: 种了十年玉米的老周跟我说,防虫就跟防火似的——预防比扑救重要十倍!他们村自从实行"三三制"(三月翻地、三叶查虫、三伏防病),三年没闹过大虫灾。对了,最近发现个偏方:在田边种几行茼蒿,这菜招瓢虫,瓢虫专吃蚜虫,比打药还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