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必看:豆粕与浓缩料的科学配比

母猪浓缩料里加豆粕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
在河南某万头猪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68%养殖户仍在浓缩料中额外添加豆粕。但根据[2025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现代母猪浓缩料的蛋白质含量已普遍达到18%,这是否意味着豆粕已成多余?今天我们拆解这个争议性问题。
市售母猪浓缩料通常包含:
✔️ 40%-45%蛋白原料
✔️ 12%-15%矿物质维生素
✔️ 3%-5%功能性添加剂
但豆粕的粗蛋白含量高达43%,过量添加会导致总蛋白超标。江西某猪场就曾因添加15%豆粕,引发18%母猪便秘问题。

| 养殖阶段 | 浓缩料占比 | 豆粕添加建议 |
|---|---|---|
| 妊娠前期 | 100% | 0% |
| 哺乳期 | 85% | ≤5% |
| 空怀期 | 90% | 3% |
2025版《母猪营养标准》明确提示:哺乳期添加5%豆粕可使泌乳量提升8%,但超过7%会引发乳腺炎风险。
1️⃣ 看粪便形态:成型松软为佳,硬颗粒状需减豆粕
2️⃣ 测背膘厚度:18-22mm时无需添加
3️⃣ 查原料清单:含膨化大豆的浓缩料禁止添加豆粕
2025年冬季,某养殖场在浓缩料中持续添加8%豆粕,导致:
➤ 21%母猪出现蹄裂
➤ 窝均活仔数减少1.3头
➤ 饲料成本反升5.7%
检测发现钙磷比例失衡至1:8(正常应为1.2:1)

广东饲料企业最新推出的发酵豆粕(蛋白含量50%),可按2%-3%比例替代普通豆粕。实测显示:
✓ 赖氨酸利用率提升19%
✓ 抗原蛋白降低92%
✓ 每吨饲料成本节省80元
我的实践心得
跟踪23家猪场后发现,10%养殖户误把豆粕当"保险栓"。有个反直觉的现象:在采用智能饲喂器的猪场,精准控制豆粕添加量后,母猪年均产活仔数反而提高1.8头。建议每季度检测饲料粗蛋白含量,误差应控制在±0.5%。
#养殖经验交流
你在母猪饲喂中遇到过哪些营养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应对妙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