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猪圈里蔫头耷脑的猪崽子,老张头蹲在饲料槽前直嘬牙花子
"明明照着说明书配的过斯饲料,咋越喂越瘦呢?"今年开春,河南商丘的养殖户老张头买了5吨过斯饲料,结果200多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从680克暴跌到430克。这事儿在村里传开后,大伙儿才惊觉:原来过斯饲料用不好真能赔掉裤衩!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坑该怎么避。

去年山东农科院做过对比实验:两组杜洛克猪分别喂食标准过斯饲料和调整后的配方,3个月后,调整组的料肉比低了0.3,每头猪多赚87元。问题出在哪?很多养殖户直接照搬厂家建议的配方,却忽略了三个关键变量:
🐖 水温影响溶解率:冬天用凉水拌料,维生素溶解量减少40%
🌾 本地玉米差异:东北玉米和华北玉米的淀粉含量能差2个百分点
💊 药物配伍禁忌:某些过斯饲料中的微量元素会降低抗生素药效

举个反面例子:河北邢台某猪场去年用某品牌过斯饲料时,图省事把全天用量一次性搅拌,结果饲料中的酸化剂提前失效,导致猪群集体腹泻。后来改成"现拌现喂+分段饲喂",腹泻率直接从32%降到5%。
过斯饲料的细粉度是把双刃剑。四川某万头猪场曾做过解剖对比:长期食用未调整的过斯饲料的猪,胃溃疡发生率高达68%,而改良组的发病率仅12%。这差别关键在三个细节:
⚠️ 粉碎粒度过细:建议控制在1.2-1.5毫米(普通饲料的2/3)
⏰ 饲喂间隔不当:超过6小时不进食,胃酸就会腐蚀胃壁
🍎 粗纤维严重不足:添加5%苜蓿草粉可提高肠道蠕动频率

湖南养殖户李大姐的教训很典型:她家猪场连续3年用同款过斯饲料,前两年效果拔群,第三年突然出现30%的猪拒食。后来发现是饲料厂换了粉碎机组,导致粒度从1.3毫米变成0.8毫米。现在她学乖了,每月送检一次饲料粒度,这事整得明明白白。
江西某种猪场去年引进过斯饲料后,母猪受胎率从91%暴跌至67%,直接损失40万元。专家现场排查发现三大致命伤:
现在他们采取"三查三改"方案:
✅ 查储存环境(温湿度双控)
✅ 查原料批次(每批次单独检测)
✅ 查饲喂记录(精确到每小时采食量)
改良后,今年上半年产活仔数回升到每窝11.3头。

| 气温变化 | 配方调整要点 |
|---|---|
| >28℃ | 添加0.5%小苏打 |
| <10℃ | 增加5%油脂添加量 |
| 温差>10℃ | 电解多维用量提高30% |
小编大实话
用过斯饲料就像炒菜放盐——放对了提鲜,放多了齁死。那些说"按说明书用准没错"的,不是蠢就是坏!咱养殖户得学会盯着猪屁股看效果,而不是盯着饲料袋看说明。记住喽,再好的饲料也架不住乱用,科学喂养才是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