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四川养殖户老张的80头仔猪集体腹泻,兽医检查发现竟是饲料加水比例出错。今天咱们就按猪的生长阶段,手把手教你掌握拌料用水的门道,看完就能避开这些要命的坑。

刚分娩的母猪最怕冷应激,拌料水温要稳定在35-38℃,比常温高10度左右。每公斤饲料兑水1.2升,调成糊状能提高采食量23%。有个窍门:手指搓捏饲料团,指缝渗水但不滴落正好。
▁▁▁▁▁▁▁▁▁▁
河北某猪场做过测试:水温每降低5℃,母猪日饮水量减少700毫升。建议冬天用温水拌料后立即投喂,搁置超过半小时会降到危险温度。

| 日龄段 | 水料比 | 饲料状态 |
|---|---|---|
| 21-28天 | 2:1 | 流体状(可流动) |
| 29-35天 | 1.5:1 | 稠粥状(挂勺不滴) |
| 36-42天 | 1:1 | 湿拌料(松散不结块) |
▁▁▁▁▁▁▁▁▁▁
广东养殖户王哥独创的三步加水法:首次加水40%搅拌醒料5分钟,再加40%混合,最后20%调节湿度。这方法让断奶仔猪腹泻率从18%降到4.7%。
每天下午5点拌料最佳,此时猪群饮水量占全天的43%。200斤育肥猪每餐加水0.8-1.2升,料水混合后静置15分钟让淀粉糊化。用竹竿划料堆测试:痕迹5秒内消失说明湿度达标。
▁▁▁▁▁▁▁▁▁▁
遇到个反面教材:河南某猪场全天自由饮水,结果水料比失控导致饲料浪费19%。现在改成早晚两次定量加水,料肉比从3.1降到2.8。

前中期保持干料供应,产前21天开始添加15%水分。哺乳料要逐步过渡到水料比1.5:1,突然改变会引发胃胀气。有个细节把控:夜间补水要比白天多20%,能增加22%的泌乳量。
▁▁▁▁▁▁▁▁▁▁
吉林养殖场测量过:干料转湿料的前3天,每次增水量不得超过5%。他们用输液管改造的自动加水器,精准控制每小时流量,成功避免了应激反应。
养猪十五年摸出个规律:湿度控制比配方还关键。见过太多人折腾高端原料,却在水料比上栽跟头。去年指导的十家猪场统计数据显示,掌握科学加水法的养殖户,每头肥猪能多赚50-80元。记住,加水不是越多越好,就像蒸馒头得看面醒没醒到位,喂猪也得根据猪舌头的感觉来调湿度。下次拌料前,记得先用手背试温——感觉像摸新生儿脸蛋的温度,就对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