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鹅肉生产国(占全球产量90%),长期面临**"无标可依"的困境**。2025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鹅营养需要量》标准(NY/T4641-2025),终结了养殖户凭经验配料的时代。这项标准由青岛农业大学团队主导研发,覆盖肉鹅与种鹅全生长周期,包含代谢能、蛋白质、钙磷比等48项核心参数,并建立包含82种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数据库。
关键突破:
• 填补国际空白:相较美国NRC(1994)、德国(2025)等旧标准,新增微量元素协同效应、基因调控等研究成果
• 环保创新:首次提出低磷铜锌配方,减少30%养殖污染排放
• 经济效益:试用企业反馈饲料成本降低12%,出栏周期缩短7天
营养指标 | 育雏期(0-4周) | 生长期(5-8周) | 育肥期(9周-出栏) |
---|---|---|---|
代谢能(MJ/kg) | 12.3 | 12.8 | 13.2 |
粗蛋白(%) | 20.5 | 18.0 | 16.5 |
钙磷比 | 1.8:1 | 2.0:1 | 2.2:1 |
应用要点:
目前全国50家饲料企业已推出认证合规配方,养殖户可通过三个步骤升级:
青岛农大团队验证数据显示:采用新标准后,鹅肝重量增加18%,胸腿肉占比提升至42%,这对以鹅肝、鹅肉为主产品的养殖户尤为关键。现在正是春雏投苗季,掌握这些参数意味着每只鹅可多创收5-8元。饲料标准从来不只是技术文件,更是打开千亿鹅业市场的金钥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