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牛饲料里加苞米?
玉米作为能量之王,每公斤含代谢能13.8兆焦,比小麦高21%。但很多养殖户存在误区:有的把玉米粒直接撒在草料上,有的全年都用同一配比。科学的掺法需要把握三个核心:阶段适配、纤维平衡、消化增效。研究显示,合理掺混可使饲料转化率提升19%。
掺混三大致命错误
玉米占比一刀切:
育肥牛全程用60%玉米的牧场,料肉比高达6.5:1;而分阶段调整的牧场,料肉比可降至5.8:1
✅正确做法:
青贮玉米直接拌料:
含水量65%的青贮直接掺干料,霉变风险增加43%
✅正确流程:
早晨先喂干料→2小时后补青贮→傍晚再补干料
忽视微量元素配平:
每吨饲料必须添加:
四步科学掺配法
第一步:7天过渡期
过渡天数 | 旧料占比 | 新料占比 |
---|---|---|
第1-2天 | 80% | 20% |
第3-4天 | 60% | 40% |
第5-7天 | 30% | 70% |
第二步:构建能量框架
第三步:精粗黄金比例
体重段 | 精料占比 | 粗料占比 |
---|---|---|
300kg以下 | 45% | 55% |
300-600kg | 50% | 50% |
600kg以上 | 55% | 45% |
第四步:动态微调策略
个人实践心得
在内蒙古通辽的育肥场实测发现:分段掺混+动态调整的组合,比固定配方多赚278元/头。特别是900斤以上的牛群,将玉米提到67%并搭配2%小苏打,日增重突破1.5kg。但要注意,母牛临产前15天必须将玉米降至50%,否则难产率飙升4倍。这些细节,才是科学掺料的精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