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教科书说能加20%,我加15%猪就吐酸水? 去年这事把四川养猪户老周折腾惨了,直接亏了5头母猪。咱们先看个真事儿:河南某饲料厂去年检测发现,同样标注15%的油糠用量,实际有效成分能差23%。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这个要命的比例问题。
先说个反常识的:油糠用量不是固定值!得看养殖品种和季节:
这里有个坑得提醒:陈年油糠要打六折用。比如标注能用15%的,存了半年最多加9%。去年送检的油糠样本里,存放超3个月的酸败率高达41%,特别是梅雨季存的货更要小心。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玉米涨价,能用油糠全代替吗?看准这张表再动手:
替代比例 | 需补成分 | 效果对比 |
---|---|---|
30% | 豆粕2%+赖氨酸0.06% | 日增重下降3%,省89元/吨 |
50% | 蛋氨酸0.1%+胆碱0.08% | 料肉比升0.2,省132元/吨 |
70% | 必须加植酸酶0.3% | 腹泻率飙升18%,反而亏本 |
广东某鸭场去年试过替代40%,结果鸭肝破裂率从1%窜到7%。后来发现是没补足维生素E——每替代10%玉米需加150IU/吨。现在他们车间贴着警示条:替代超35%必须做肝功能检测。
• 便携式水分仪:300块的手持款就能测准到±0.5%,去年帮河北养户老李揪出3车注水油糠
• PH试纸:新鲜油糠pH值超5.8的千万别收,这种货色存放七天就变质
• 霉变快检包:三分钟出结果,某集团自检后中毒事故降了62%
说个血泪教训:江西某猪场图省钱没买检测仪,把酸价超标的油糠喂了母猪,结果流产率从5%飙到22%。现在他们定下死规矩:每批油糠入库前要做五项检测。
干这行十五年,见过太多人栽在油糠上。我的建议就三条:宁少勿多、现买现用、勤测勤记。特别是新手,记住这个口诀:"夏减冬加,禽少畜多,陈货打折"。去年全国养殖纠纷案里,有31%都是油糠惹的祸,最近听说有厂家开始搞油糠预处理服务了,这倒是条新路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