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老李上个月在饲料市场转悠了三圈,愣是分不清料精和预混料的区别,结果买错了饲料让牛群集体拉稀。这事儿在养殖圈里可太常见了——料精和预混料就像炒菜用的盐和十三香,用错了能把整锅菜搞砸。今天咱们就仔细聊透这两者的门道,手把手教你避开新手必踩的坑。
咱们打个比方,预混料就像火锅底料,把几十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这些"调味料"按比例打包。根据7的权威解释,它只占饲料总量的0.5%-5%,但少了它就像手机没信号,再好的玉米豆粕也喂不出膘。而料精(浓缩料)其实是预混料的升级版,好比火锅底料里加了腐乳和韭菜花——除了预混料的成分,还打包了豆粕、棉粕这些蛋白饲料,占到饲料总量的20-40%。
去年河北张大姐的牛场就栽在这上头。她拿着预混料当料精用,结果蛋白含量差了一大截,牛犊断奶体重比同行轻了15斤。后来按11说的,改用含30%豆粕的料精,日均增重直接提了0.4公斤。
育肥期牛群怎么喂?
看这个对比表就明白:
指标 | 预混料方案 | 料精方案 |
---|---|---|
吨成本 | 2800-3500元 | 3800-4500元 |
劳动强度 | 需自配豆粕+玉米 | 只需添加玉米 |
适用阶段 | 配种期/特殊调理 | 快速育肥期 |
风险点 | 原料质量把控难 | 蛋白含量固定 |
3里提到的案例特别典型:老王图省事全年用预混料,结果育肥后期料肉比飙到3.5,比用料精的多花了两万饲料钱。
母牛空怀期该选哪个?
这时候得学10的法子——用预混料自调配方。把豆粕比例从18%降到12%,额外添加2%的过瘤胃脂肪,配种成功率能从65%提到82%。但要是用固定配方的料精,这精细调整根本玩不转。
资金紧张怎么破?
去年饲料涨价那会儿,内蒙老马用了个野路子:预混料+本地酒糟替代部分豆粕。按7的数据,酒糟蛋白含量28%但价格只有豆粕的三分之一,虽然料肉比略高0.2,但整体成本降了15%。
粪便发黑就是好料?
3揭过这个经典误区:有些黑心厂家往料精里猛加硫酸铜,粪便倒是黑了,牛却中了毒。正儿八经的好料,粪便应该是黄褐色带油光,捏着像橡皮泥不粘手。
料精结块还能用吗?
上个月山东李哥的惨痛教训:贪便宜买了结块的料精,喂得牛群集体腹泻。后来检测发现,结块料里的维生素C含量只剩标注值的30%。记住啊,好料精捏着应该像沙滩细沙,哗啦啦从指缝漏。
预混料能直接拌草喂?
千万别!这就跟把味精直接倒火锅里一个道理。得按7教的"三层搅拌法":先铺玉米粉打底,再撒预混料,最后盖麸皮,翻搅五遍才能均匀。
说到底,选料精还是预混料,就像选对象——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关键得摸清自家养殖场的底子:资金充裕图省事就用料精,追求精细化管理还得玩转预混料。记住7那句大实话:"养殖自己不拌料,等于瞎胡闹",这话糙理不糙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