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表舅家猪场闹了个笑话:新来的饲养员觉得玉米贵,偷偷用红薯干全替代,结果三个月下来,猪崽光吃不长膘,饲料成本反倒涨了15%。这事儿说明啥?玉米在猪饲料里就跟炒菜放盐似的,缺了真不行!
为啥非得加玉米?简单说就三点:
但光喂玉米就跟让人天天吃白米饭似的,得配点"硬菜"。河北廊坊有个养猪大户,用玉米58%+豆粕22%+鱼粉5%的配方,把料肉比压到2.3,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0.4,相当于每头猪多赚200块。
猪的类型 | 阶段 | 玉米占比 | 关键搭配 |
---|---|---|---|
断奶仔猪 | 10-20kg | 60% | 鱼粉10%+乳清粉3% |
育肥猪 | 60-90kg | 64.9% | 豆粕10%+麦麸18% |
怀孕母猪 | 配种后84天前 | 50% | 草粉14.5%+骨粉1% |
哺乳母猪 | 产后28天内 | 60% | 豆粕17.5%+磷酸氢钙1.3% |
注意!这个表是基础款,具体还得看三点: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去年参加养殖交流会,有个大姐吐槽:"按书本配比喂猪,咋越喂越瘦?"结果发现她把"玉米占比60%"理解成"每顿喂60斤玉米",实际应该是总饲料量的60%。这事儿告诉我们:比例是重量比,不是数量比!
现在智能化设备开始普及。青岛某万头猪场去年上了自动配料系统,能把玉米比例误差控制在±0.2%。更厉害的是动态营养模型——根据猪的实时生长数据自动调整配方,试验场数据显示料肉比又降了8%。
不过说句大实话,再智能的机器也替代不了老师傅的经验。就像我二叔,干了30年养殖,抓把饲料搓搓就知道玉米放多了还是少了。这种手上功夫,没个十年八年真练不出来。
个人观点:新手千万别死磕固定比例!去年玉米价格低谷时,我把比例调到70%,多赚了15%的利润。记住饲料配比就像炒菜,火候材料随时调。下次碰到推销"万能配方"的,直接问他:"您这配方包猪价波动不?"保准问得他哑口无言。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