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养猪的兄弟们,你们拌饲料的时候是不是拿着豆粕袋子手直抖?上个月我表舅多加了5%豆粕,结果猪拉稀拉到站不稳!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豆粕到底该咋配,保准你看完不再花冤枉钱!
老铁们先整明白,豆粕就跟咱人吃的蛋白粉似的!1斤豆粕顶3斤玉米的蛋白质,但这里头门道可深了:
举个实在例子,张大哥去年用错豆粕类型,把43%的喂了仔猪,结果拉稀率飙升到40%!后来换成40%蛋白的,你猜咋样?断奶重直接多了半斤!
猪群类型 | 豆粕推荐量 | 替代方案 | 成本对比(元/吨) |
---|---|---|---|
哺乳仔猪 | 18-20% | 乳清粉+鱼粉 | 贵300但少死崽 |
育肥猪 | 16-18% | 菜籽粕+氨基酸 | 省220 |
后备母猪 | 14-16% | 棉粕+酶制剂 | 省180 |
重点来了!这个表得看行情灵活调整。去年豆粕涨价到4200/吨那会儿,我们场用12%豆粕+0.2%赖氨酸,料肉比反而从2.9降到2.7!
饲料厂老张偷偷告诉我个秘方:
我们场去年用棉粕替代法,2000头猪省出辆五菱宏光!不过得提醒新手,替代量别超20%,就跟炒菜不能全用酱油代替盐似的!
上个月暴雨把豆粕泡了,我们场硬着头皮试出这些救命招:
这么一整,愣是把损失控在2万以内!但得说清楚,这些应急方案最多撑7天,跟吃方便面度日一个理!
干了十五年养猪,我算是看透了——豆粕这玩意就跟丈母娘似的,伺候好了能帮你带娃(长膘),伺候不好分分钟让你破产!说句的话,新手记住"三看原则"准没错:看猪屁股(粪便成型度)、看料槽剩余(采食积极性)、看钱包厚度(行情波动)。那些个死板的百分比就跟导航的"预计到达时间"一样,信它不如信自家猪圈的监控探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