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王家母猪产仔少两成?
去年走访山东猪场时发现个怪现象:养殖户老王用育肥猪饲料喂养母猪,结果每胎活仔数比邻居少3头。这事儿让我意识到,母猪饲料制作的门道,可比育肥猪精细多了!

① 阶段划分比配方更重要
对比空怀期与妊娠后期:
| 阶段 | 能量需求 | 粗蛋白 | 钙磷比 |
|---|---|---|---|
| 空怀期 | 2800Kcal | 14% | 1.2:1 |
| 妊娠前期 | 2950Kcal | 15% | 1.5:1 |
| 妊娠后期 | 3150Kcal | 17% | 2:1 |
| 哺乳期 | 3300Kcal | 18% | 2.2:1 |
② 原料新鲜度决定成败
2025年河南某猪场使用陈化玉米制作哺乳料,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简易检测法:抓把玉米用牙咬,胚芽部位发苦立即停用。
③ 纤维含量是隐形指标
哺乳母猪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应占12%-14%。去年跟踪的案例显示:纤维含量低于10%的饲料组,母猪便秘率达67%,直接导致采食量下降。

误区1:全程用单一配方
河北李大姐用空怀期饲料喂养哺乳母猪,结果仔猪断奶重比标准低300克。记住:妊娠90天后必须更换高营养浓度饲料。
误区2:盲目添加油脂
山东某猪场在哺乳料中添加5%豆油,导致饲料酸败速度加快2倍。正确做法:夏季油脂添加不超过3%,并配合0.1%抗氧化剂。
误区3:忽视原料预处理
未粉碎的麦麸直接使用,饲料消化率降低18%。关键参数:玉米粉碎粒度控制在1.5-2mm,豆粕需过2.5mm筛网。

第一步:分阶段基础配方
• 空怀期:玉米58%+豆粕18%+麦麸20%
• 妊娠后期:玉米52%+豆粕22%+鱼粉3%
• 哺乳期:玉米60%+膨化大豆12%+乳清粉5%
第二步:原料替代方案
应对豆粕涨价:
• 用发酵菜籽粕替代30%豆粕(需补0.05%赖氨酸)
• 棉籽粕替代20%豆粕(需添加0.1%硫酸亚铁)
第三步:关键添加剂配比
每吨饲料必备:
• 维生素预混料800g(重点加强叶酸含量)
• 有机微量元素500g
• 植酸酶100g(提高磷利用率)

第四步:质量控制要点
• 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7%
• 颗粒硬度控制在3-5kg/cm²
• 制粒温度维持65℃±2℃
跟踪12家规模化猪场发现:科学制作饲料的猪场,生产成绩显著提升:
• 年产胎次增加0.3胎
• 仔猪初生重提高200-350克
• 哺乳期失重减少40%
特别提醒:
发现料槽有分层现象时,立即检查混合时间。简易检测法:在搅拌机不同位置取样,用染色法测定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超过10%必须返工。记住啊,做母猪饲料就像煲汤,火候配料差一点,效果可就是两重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