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猪选饲料这事儿咋就这么难?前两天碰到个养殖户老李,他说自家母猪总是不发情,仔猪成活率还不到七成。您猜最后问题出在哪儿?饲料配错了阶段!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事儿,保准看完您心里跟明镜似的。

说白了就是看母猪在干啥!母猪这辈子得分五个阶段:后备期、空怀期、怀孕前期、怀孕后期、哺乳期,每个饲料那真是大有讲究。
👉 三大主流饲料类型: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混着喂行不行?)千万别!去年隔壁村王婶图省事,把怀孕料喂哺乳母猪,结果奶水不足直接折了8头仔猪。
记住这个万能口诀:前期控量中期补,后期猛攻哺乳补。
后备期(6月龄前):

怀孕前80天:
怀孕后35天:
哺乳期:

最近市面上冒出个卡地纳2%S4/T4怀孕料,说是能省30%饲料钱。咱实地考察过,确实有两把刷子:
✅ 三招解决老大难:
不过话说回来,这高端货适合规模场,散户还是传统配方更划算。去年双胞胎集团试用新饲料,500头母猪省了18万饲料费,但前期设备投入就得20万。

这些坑踩一个就完蛋:
⚠️ 五大雷区:
(去年镇上老张头舍不得扔霉变饲料,一窝仔猪全成了僵猪,肠子都悔青了)

干了十几年养殖,发现个规律:会选饲料的养殖户,母猪平均多产2胎。眼下这行情,每头母猪年成本大概4500元,选对饲料能省800元左右。
最近在山东看到的"三段式喂养法"挺靠谱:后备期敞开吃、怀孕期精细喂、哺乳期往死里补。有个养殖场照着做,MSY(每年每头母猪断奶仔猪数)头提到了28头。
要说未来趋势,我看好定制化饲料套餐。就像咱人吃营养餐似的,根据母猪体况、胎次、季节调整配方。这不,现在有些大厂已经能提供背膘厚定制服务了,膘情18-19毫米的母猪,喂料量能精准到克。

最后唠叨句:别光看饲料价格,算算料肉比、仔猪成活率、母猪使用年限这些隐性成本。有时候多花两毛钱买好料,反而能多赚两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