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知识 >
母猪产后排脓_养殖场怎么处理_三步消炎方案详解

作者:养殖小字典 时间:2025-11-10 阅读:323

刚产完仔的母猪瘫在产床上,身下渗出黄白色脓液,山东临沂养殖户刘大姐急得直拍大腿。这种场景在养猪场并不少见,中国农科院2025年调研数据显示,17.6%的经产母猪会出现产后化脓性炎症,其中30%因处理不当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个让养殖户头疼的难题。

母猪产后排脓_养殖场怎么处理_三步消炎方案详解

基础认知:脓液从哪来

产后排脓本质是子宫感染的外在表现。正常恶露应是淡红色黏液,当变成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时,说明链球菌或大肠杆菌已突破子宫防线。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剖检报告显示,80%的病例存在胎衣残留碎片,这些组织腐烂后就成了细菌的"培养皿"。

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助产时消毒不彻底,二是产后护理不到位。河南某存栏200头的猪场就因重复使用助产手套,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感染,7头母猪相继发病。

母猪产后排脓_养殖场怎么处理_三步消炎方案详解

现场诊断:三个关键判断点

​看分泌物状态​​:健康母猪产后3天恶露量应逐日减少。若第5天仍有脓液流出,且带有腥臭味,要立即采取措施。河北某养殖场记录显示,感染母猪的分泌物pH值会升高到7.8以上(正常6.5-7.2)。

​摸子宫位置​​:戴上消毒手套,食指伸入产道2-3厘米处。健康子宫应有弹性收缩感,感染子宫则像装满水的塑料袋。湖南常德兽医站推荐在产后12-24小时进行检查,此时子宫颈尚未完全闭合。

​测体温变化​​:感染母猪会出现"双峰热"——产后24小时体温升至40℃左右,48小时短暂下降,72小时再次升高。建议使用耳标式测温仪,每4小时记录一次。

母猪产后排脓_养殖场怎么处理_三步消炎方案详解

治疗方案:三天控制法

广东温氏集团采用的"三管齐下"方案值得借鉴:

  1. ​物理冲洗​​:用38℃的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每次500ml,连续3天。注意溶液需现配现用,冲洗后保持母猪站立20分钟。
  2. ​药物灌注​​:选用林可霉素(10ml)+地塞米松(2ml)混合液,每天灌注1次。四川某猪场数据显示,该方案3天治愈率达89%。
  3. ​全身消炎​​:肌注头孢噻呋钠(5mg/kg体重),配合维生素C注射液促进代谢。注意与冲洗间隔2小时以上。

应急处理:脓液带血怎么办

江苏盐城某养殖场去年遇到的案例具有代表性:5头母猪排出血性脓液,体温飙升至41℃。他们的处理流程是:
①立即隔离病猪,铺垫消毒稻草;
②静脉注射5%葡萄糖酸钙防止败血症;
③改用替米考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ml)控制混合感染。最终4头康复,1头因子宫蓄脓实施手术切除。

重要提示:出现血脓后禁用缩宫素,否则可能引发大出血。2025年新版《兽药使用规范》明确规定,产后72小时内禁止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

母猪产后排脓_养殖场怎么处理_三步消炎方案详解

预防要点:五个必须

  1. 产前7天必须做产房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40ml福尔马林)
  2. 助产时必须佩戴一次性PE手套
  3. 产后6小时内必须注射长效抗生素
  4. 胎衣排出后必须检查完整性
  5. 产后3天必须每天测量两次体温

云南某养殖场执行这套方案后,将产后感染率从19%降到3.2%。特别要注意分娩后2小时的"黄金护理期",此时给母猪饮用温水加电解多维,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技术前沿​​: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子宫复旧监测仪,通过传感器检测子宫收缩频率。试用数据显示,能提前12小时预警感染风险。使用时将探头贴在母猪腹股沟位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查看数据。


干了二十年兽医的老陈常说:"治子宫炎就像救火,早一秒发现就少三分损失。"去年在湖北指导某猪场时,我们发现用鱼腥草注射液配合穴位注射(后海穴),能缩短2天治疗周期。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算笔账就知道,做好产房消毒每头母猪成本不到8块钱,要是拖成慢性炎症,光药费就得花200多。现在就去检查你的产房消毒记录,说不定明天就能少几个病号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zhishi/86974.html

标签: 母猪,后排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