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养殖户老陈去年亏了8万元,问题就出在30-60公斤阶段的猪群全程使用4%预混料。这个案例暴露了行业普遍误区:育肥猪用百分之几的预混料并非固定值。实际上,根据猪只体重、季节变化调整比例,能提升12%-18%的养殖效益。

▲ 核心数据揭示用量区间
《中国猪营养需要》(2025版)明确指出:
| 体重阶段(kg) | 预混料推荐比例 | 粗蛋白需求 | 赖氨酸占比 |
|---|---|---|---|
| 15-30 | 5% | 18.5% | 1.25% |
| 30-60 | 4% | 16.8% | 1.05% |
| 60-出栏 | 3% | 14.5% | 0.85% |
河南某万头猪场实测发现:在60-90kg阶段将预混料从4%降至3%,配合添加0.1%复合酶制剂,料肉比从2.85降到2.62,每头猪节省饲料成本41元。
▼ 季节调整带来意外收获
对比山东两家猪场的夏季方案:

■ 原料品质反向调节法则
当玉米霉变粒超过2%时(参考GB 1353-2025):
① 预混料比例提高0.5%
② 额外添加0.1%霉菌毒素吸附剂
③ 维生素B族用量增加20%
河北饲料检测中心数据表明:使用国标二级玉米(容重≥660g/L)时,预混料可降低0.2%用量而不影响生长性能。
掌握育肥猪用百分之几的预混料的关键在于动态平衡。那些照搬包装说明的养殖户,就像用固定档位开山路的老手。真正的高手会根据猪舍温湿度计、原料检测报告随时微调。记住:当猪群出现毛色杂乱、蹄甲开裂时,首先该检查的不是疾病,而是预混料配比是否偏离了阶段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