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痛点:河南某猪场连续三胎哺乳母猪出现乳腺萎缩,泌乳高峰期日均产奶量不足6kg。经排查发现,问题根源竟是浓缩料投喂时段错位——产后前两周过量使用导致营养浪费,高峰期反而供给不足。掌握科学饲喂时段,已成为提升泌乳效率的关键。

哺乳期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浓缩料投放原则:
恢复期添加量控制在5%-8%,高峰期提升至12%-15%,断奶前7天降至3%-5%。
每日时段管理:

关键操作:
阶段调整对照表:
| 泌乳周数 | 粗蛋白需求 | 浓缩料占比 | 单日增量 |
|---|---|---|---|
| 第1周 | 16%-17% | 5%-8% | 0.3kg/天 |
| 第2-3周 | 18%-20% | 12%-15% | 0.5kg/天 |
| 第4周 | 17%-18% | 8%-10% | -0.2kg/天 |
| 断奶前7天 | 14%-15% | 3%-5% | -0.4kg/天 |
注意事项:

三大增效组合:
智能饲喂系统:
安装感应料槽,实时监测采食量,自动调节浓缩料投放比例,误差率<2%
夜间光照管理:
23:00-01:00开启弱光(15-20lux),刺激催乳素分泌,提升产奶量12%

动态称重监测:
每周三、日进行母猪体重测定,根据失重率调整浓缩料能量密度:
独家数据:2025年23省区调研显示,采用时段精准调控法的猪场,哺乳期浓缩料用量减少18%,每头母猪年节约饲料成本1270元。但需注意,突然改变饲喂节奏会导致3-5天的产奶量波动,建议每阶段过渡期设置5-7天缓冲。正如资深营养师王工所言:"浓缩料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与生物钟同频共振。"这种时空匹配思维,才是现代养殖的核心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