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我的老天爷!去年隔壁村老王家十二头母猪集体发烧,整得跟月子中心闹流感似的。你猜最后咋解决的?人家兽医拎着温度计往产房一杵,愣是发现墙角堆的稻草都长绿毛了!今儿咱们就唠唠,怎么让刚下崽的母猪远离这要命的产褥热。

记牢四字真经:干、净、暖、静。我表舅养猪场去年改建产房,地面愣是垫了三十公分厚的松木刨花。你猜怎么着?产后发热率直接从25%降到8%。重点来了:产前三天必须把旧垫料全清走,拿火焰喷枪给地面消消毒。
突然想到,前阵子刷视频看到有人用塑料布铺产床,这不找事儿嘛!母猪生完崽子浑身汗,塑料布一捂直接变蒸笼。最靠谱的还是秸秆+木屑组合,既吸潮又透气,跟咱北方人睡炕一个道理。

刚生完那几天,母猪体温就像过山车。教你个土法子:把温度计粘在食槽边上,喂食时顺手量个体温。正常范围是38.5℃到39.5℃,超了39.8℃赶紧给兽医打电话。去年我记录过五十头母猪的数据,发现产后12-36小时最容易中招。
说到这儿得提个醒,千万别学我堂弟那虎劲儿!他家母猪发烧直接灌人用退烧药,结果三天后奶水全憋回去了。正确操作是备好畜用柴胡注射液,这东西既能退烧又不影响哺乳,跟母猪的体质对得上号。
产后头顿饲料怎么配?记住"三加三减"口诀:加麸皮减豆粕,加红糖减盐分,加益生菌减精料。我师傅带过的养殖场有个绝活,用熬过的米汤兑电解多维,拿注射器从嘴角慢慢灌,比啥营养剂都管用。

去年参观现代化猪场看到个新鲜招儿——给母猪喝的气泡水!其实是把维生素片溶在苏打水里,既能促进消化又能降温。不过咱普通养殖户别瞎折腾,老老实实准备四十度温水,水里撒把海藻粉比啥都强。
万一真碰上发热咋整?先摸耳朵再查屁股。耳朵烫手但屁股发凉,八成是普通炎症;要是全身滚烫还带喘,赶紧把崽子转移走。我手机里存着个救命流程图:超39.5℃物理降温,超40℃打退烧针,连续两天反复直接送诊。
突然想起个惨痛教训:前年村里有家猪场,二十头母猪全栽在产后感染上。后来发现是接生员没换工作服,把外界病菌带进产房了。重点强调:接生前后要用碘伏泡手,别嫌麻烦,这可比事后打针省钱多了。

其实预防产褥热就跟照顾坐月子的媳妇儿差不多,得把"伺候"俩字刻脑门上。我家现在固定给产房装实时监控,手机随时能看温湿度变化。去年最热那会儿,靠着这套系统把室温硬是控在22℃左右,十二头母猪全都平安过关。
最后说个冷知识:母猪产后特别爱舔铁栏杆,这不是缺德是缺铁!我在栏杆上抹蜂蜜掺硫酸亚铁,既满足它们舔舐欲望又补了营养。看吧,养牲口这事儿,有时候就得把人的智慧揉碎了喂给它们。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