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的养殖户老王上周发现料仓里的饲料袋被咬出拳头大的破洞,散落的饲料上沾着黑色颗粒状的老鼠粪便。他纠结是否要扔掉这袋价值800元的育肥料,毕竟猪场正面临行情低迷的压力。这袋老鼠吃了猪饲料猪还能吃吗的难题,正在全国数万个猪场反复上演。

2025年农业农村部报告显示,受鼠害影响的猪场中,有67%存在重复使用污染饲料的情况。这些养殖户往往面临两大风险:
①疾病传播:单只老鼠携带37种病原体,包括致死率60%的汉坦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
②营养破坏:被啃咬的饲料氧化速度加快3倍,维生素A含量24小时内下降52%
| 指标 | 污染饲料组 | 安全饲料组 |
|---|---|---|
| 日均增重 | 580g ▼19% | 720g |
| 料肉比 | 3.5:1 ▲23% | 2.8:1 |
| 腹泻率 | 21% ▲4倍 | 5% |
|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实验数据) |
江苏宿迁某万头猪场2025年的成功案例:
1️⃣ 隔离污染源: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受污染饲料,避免与其他物料接触
2️⃣ 环境消杀:使用0.5%过氧乙酸喷洒料仓,静置30分钟后通风
3️⃣ 设备消毒:料槽用85℃热水冲洗10分钟,破坏病原体活性
4️⃣ 健康监测:连续7天测量猪群体温,发现异常立即隔离
5️⃣ 灭鼠改造:安装0.6cm孔径防鼠网,料仓加装超声波驱鼠器
该场严格执行后,猪群伪狂犬病阳性率从18%降至3%,每年节省药费12万元。

物理防控三件套:
🔸 粘鼠板沿墙根每5米放置1个(每月更换)
🔸 电子捕鼠器夜间开启超声波模式
🔸 料塔入口加装旋转式挡鼠板
化学防控要点:
⚠️ 选择7天起效的慢性毒药,避免老鼠产生警戒
⚠️ 投药点距离料仓至少15米,防止二次污染
⚠️ 每周检查补药,重点处理排水沟和夹缝
四川某猪场采用"物理+化学"组合方案后,鼠密度下降83%,饲料损耗从每月2.3吨降至0.4吨。

汉坦病毒:通过鼠类排泄物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出血、肾衰竭等症状,人畜共患疾病
料肉比:指猪增重1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数值越低说明饲料转化效率越高
过氧乙酸:广谱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灭活率可达99.99%,但需现配现用
养殖户张大姐的经历值得借鉴:去年果断丢弃3吨污染饲料后,虽然短期损失1.2万元,但避免了可能造成50万元损失的疫病传播。正如她说的:"宁可少喂一顿,不能赌上一群。"那些沾着鼠粪的饲料袋,终究不该成为养殖场的定时炸弹💣
(本文数据综合农业农村部2025年养殖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实验数据及规模化猪场管理案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