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猪最头疼啥?我猜八成是这三个问题:猪吃得不少就是不长膘、饲料钱像流水似的往外淌、猪圈里总有那么几头病秧子。去年我亲眼见隔壁场子换了套饲料密度方案,结果30头育肥猪提前半个月出栏,每头多卖200块。今天就仔细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饲料密度到底是啥玄学?
这玩意儿可不是单指饲料堆多厚,而是营养浓度+饲喂节奏+空间配比的综合体。拿常见的全价料来说,每立方米的营养密度得控制在:
千万别觉着饲料撒得越多越好,去年有人把浓缩料密度提到25%,结果猪集体闹便秘。记住黄金密度线:颗粒料堆高别超1.2米,粉料最多堆0.8米,否则底层饲料容易板结霉变。
三招调出黄金密度
见过有人用铁锹拍实饲料没?这纯属作死!正确做法是自然沉降法,投料后静置15分钟让饲料自然蓬松,这样空气流通好,猪吃得香。
自问自答环节
问:饲料密度和猪舍密度有啥关系?
这俩就像油门和刹车的关系。饲料密度高时,猪舍密度得调低——比如用高能饲料时,每头猪要多给0.3㎡活动空间,否则容易引发肠胀气。反过来饲料能量低时,可以适当加大饲养密度。
问:怎么判断密度是否合适?
记住三看口诀:
踩坑实录
去年双十一囤了批高密度浓缩料,结果配比失误直接损失五万块。现在学乖了,每次换料必做三步检测:
特别是梅雨季,料塔千万别装满,留出1/3空间通风。上周刚帮人处理了起霉饲料,就是吃了塞太满的亏。
现在我家猪场固定用分段递减密度法:育肥前期每立方料含粗蛋白17%,中期15.5%,出栏前14%。配合自动下料器,每月光饲料损耗就省了三千多。不过提醒新手们,千万别拿肉猪料喂母猪,那密度配方差着两档呢。记住,好饲料是调出来的,不是买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