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猪的朋友可能都见过这种场面——刚出生的小猪崽肚脐眼附近突然鼓出个软乎乎的包,摸着不烫也不疼。这就是传说中的仔猪脐疝!别小看这个包,处理不好可是会要命的。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这事儿,新手小白也能听得明明白白!
说白了就是肠子从肚脐眼漏到皮下了!刚出生的小猪肚脐没长严实,再加上遗传因素或者脐带处理不当(比如剪脐带时留得太长或太短),稍微有点剧烈动作——比如猪崽打架、吃太饱或者便秘使劲——肠子就"哧溜"一下钻出来了。
这里有个重要知识点要划重点👉:超过三窝猪崽都出现脐疝的母猪必须淘汰!这可是兽医们反复强调的遗传风险,千万别心疼种猪。
⚠️ 特别注意:千万别把脐疝和脓肿搞混了!脓肿摸起来硬邦邦的还会流脓,脐疝的包会随着猪崽活动忽大忽小。
工具准备:矿泉水瓶盖、医用白胶带、消毒棉球
📅 坚持7-10天,每天检查胶带别让猪崽啃掉了。这个方法在湖北老张的猪场成功率能有八成,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处理!
准备清单:
六步操作指南:
吉林马兽医去年给200多头猪做过这个手术,成功率95%!关键是要用双氧水冲洗肠管防止感染,术后记得单独关养。
陕西老杨家的猪手术后第5天就能正常吃食,秘诀就是每天用维生素水擦洗伤口!
山东某万头猪场靠这些方法,脐疝发病率从15%降到了3%,效果杠杠的!
说句的话,遇到脐疝千万别拖!去年我们村老王家的小猪就是耽误了三天,结果肠子坏死直接损失两千块。现在市面上有些"脐疝贴"吹得天花乱坠,其实根本比不上胶带固定法实在。要是拿不准该保守治疗还是动手术,记住这个口诀:"能按回去就保守,又硬又烫快动刀"。
说到底,养猪就是个细致活。多观察、早发现、快处理,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就是赚钱和赔本的分水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