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最近好多养殖新手问我:"我家刚买的猪崽子天天拉稀,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说实话,这事儿就跟小婴儿闹肚子一样,看着揪心但解决起来有门道!今天咱就仔细聊,保管你听完直拍大腿:"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你说小猪仔刚生下来多脆弱啊?就跟咱们冬天突然被扒了棉袄似的!有数据显示,温度波动超过3℃,仔猪腹泻率直接飙升40%。上个月老王家的猪场就吃了这个亏——保温灯坏了没及时修,第二天二十多头小猪集体"水泄不通"。
💡 重点来了:
⚠️ 你可能会问:"我明明开着保温灯啊?" 可别忘了一个细节:刚出生的小猪需要32℃的环境,每周降2℃才科学。温度计得挂在猪躺的位置测,别随便挂墙上糊弄事儿!
去年我去参观个猪场,老板拍着胸脯说:"我这饲料都是进口的!"结果一看储存间,嚯!饲料袋都长绿毛了。你猜怎么着?他家小猪拉稀拉到脱水,光药费就花了小两万!
🍚 饲料三大坑:
💧 饮水更要命!有个案例特典型:养殖户老李图省事用露天水槽,结果野鸟粪便掉进去,整窝仔猪感染大肠杆菌。记住了!水温低于20℃容易刺激肠胃,最好装个恒温水嘴。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急:"我环境控制得好,饲料也注意了,咋还拉稀?" 这就得提提那帮"隐形杀手"了。去年我们实验室检测发现,病毒性腹泻占比居然达到58%,比细菌感染还多!
🔍 主要病原体清单:
类型 | 代表选手 | 特征 |
---|---|---|
病毒 | 流行性腹泻病毒 | 水样喷射状拉稀 |
细菌 | 大肠杆菌 | 黄白色糊状便 |
寄生虫 | 球虫 | 粪便带血丝+恶臭 |
举个真实案例:张大姐家猪场爆发球虫病,开始以为是普通拉肚子,耽误了三天,结果死亡率直接飙到30%。后来做粪便检测才真相大白,你说冤不冤?
我敢说十个拉稀小猪,八个都是断奶期出的事!就像给婴儿断奶突然改吃牛排,搁谁都得闹肚子不是?有研究显示,断奶后7天内腹泻率最高能达到65%!
🔄 关键过渡期要抓:
⚠️ 重点提醒:别在打疫苗、驱虫期间断奶!双重应激绝对扛不住。见过最虎的操作是上午断奶下午打猪瘟疫苗,结果全群拉稀,肠子都悔青了!
说了这么多惨痛教训,最后上点干货!我这些年总结了个"三查三改"法:
🛠️ 改什么?
上个月帮隔壁村整改了个猪场,就调了调喂料时间和保温措施,腹泻率直接从35%降到8%。老板非要送我两头猪,我说别!给我整两斤排骨就行!
要我说啊,养猪跟养孩子一个理——预防永远比治病划算!下次看见小猪拉稀,先别急着灌药,把今天说的这些排查一遍。保准你能拍着大腿喊:"早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